苏轼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华的文学艺术大师,在诗、词、文、书法、绘画等各个领域均具有巨大成就;他具有天赋的创造性,大大超越了同辈作家,高高处于北宋文坛巅峰。钱锺书先生...
苏轼在世时,已有诸多士人整理苏轼著作,然苏轼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逝世于常州,次年移柩河南汝州郏县钓台乡上瑞里[1]。此时蔡京当政,为了把持朝政,就给反对他的司马光、苏轼...
研究目标、内容 一、苏轼一生中所去过的地方: 特别是长期所停留和居住过的地方,从这些地方,再去研究苏轼在周遭范围内所曾到过每一个点和线的组合。苏轼长期所停留和居住过...
邓遂夫先生校订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的书前有长篇论文《走出象牙之塔——〈红楼梦〉脂评校本丛书导论》。在这篇文章中,邓遂夫先生用了很大篇幅讨论新红学派的“自...
《红楼梦》产生在中国清代的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二百六十多年的历史,几乎在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同时,脂砚斋就开始评阅《红楼梦》。如果把脂砚斋看作第一位“红学家”的话...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三十年,也是各项学术事业蓬勃发展的三十年。肇始于20世纪初的现代红学[1],也在经历了七十年风风雨雨之后,迈...
与曹雪芹《红楼梦》研究密切相关的江宁织造府博物馆落成了,这引起了广大红学爱好者的密切关注。为便于大家了解有关的文化学术背景,现将南京江宁织造府的历史情况做一简要的...
前言 冠于“国际”二字的《红楼梦》讨论会和会议,就我所知至今已经召开过三次,荣幸的是我每次都有机会参加。假如把这次1997年8月上旬以北京饭店为会场召开的“国际红楼梦学术...
一、红学与红学的观念 20世纪是红学观念和体系实际形成的时代,也是在红学观念上一直有分歧并在认识上自始至终没有完全统一的时代。20世纪后期则是红学领域由单一走向多元化的...
21世纪的曙光即将在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在20世纪成为显学而又历经风风雨雨的红学如何迈向21世纪?这是一个为当今红学界所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在’97北京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