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是人类对一切现象或问题的价值阐释,往往是成体系的思维空间。文学的意义体现为从现象中提炼价值的阐释过程。中国古典诗词自产生那天起,就以诗性特征诠释着中国文学的意...
关于“新时代中国文论的阐释走向”,涉及的议题相当广泛。比如“阐释”的译名问题、中西文明的比较问题、文学主体性的定位问题、阐释的基本类型与模式问题,乃至西方马克思主...
2019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间节点,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来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围绕回顾历史、关注当下与展望未来的学术议题,学界组织了形式多样的专题研讨会,学术期刊也刊...
从中国文学实践经验中提炼文论思想,是21世纪以来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重要生长点。近日,“‘中国文学创作经验与中国式文学性理论建构’高层论坛”在上海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回顾与总结70年古代文学研究成绩的一年。这一年,学界在研究中不断拓展视野、更新方法,以此寻找新的学术增长点。从总体趋势来看,研究者不断回...
内容提要: 现实主义是艺术家再现现实的方式,它始终处于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关于现实主义的理论,也是随着现实主义的嬗变而发展的。西方现实主义传统以福楼拜和库尔贝为分...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实现了跨越性的历史发展,中国人民豪迈地进入了新时代。文艺事业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取得了大繁荣、大发展。创作、评论和研...
摘要: 经济调整期政治对文学的松绑,尤其是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央领导人就文艺工作所作的系列报告讲话,不仅就文艺工作者“如何走路”、“为谁服务”指明了方向,还就“文艺政...
摘要: 在新中国文论70年的发展进程中,先后出现三大问题域:在前30年“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域”及其延伸中,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都得到强调;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框...
自20世纪90年代以降,随着以语境主义为主要范式的后经典叙事学崛起,以形式主义为主要范式的经典叙事学逐渐得以复兴。作为一门学科,叙事学也由此走出了低谷,迎来了更加旺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