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建伟的散文集《水墨色的麦浪》(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23年9月出版),是近年他发表于各大报纸与名刊上的散文新篇力作。蒋建伟出生在河南周口的项城,一马平川的大平原,造就了...
县城处于城市和乡村的交叉地带,继承了城市与乡村的双重特点,成为二者之间一块极富弹性的文化中间带。县城的这种中间特性使得它具有一种矛盾、彷徨的特质,曹军庆充分发挥其...
《万物相爱》是安宁继《草原十年》之后,对内蒙古大地的再一次呼唤。全书由12篇散文组成,每篇都是“一沙一世界”的独立境界,但12篇组合在一起,呼应缠绕,补缀勾连,又共同构...
近年来,短视频、有声阅读等新形式在普及传统文化经典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典籍、诗词歌赋、非遗曲艺等正在走进寻常百姓家。但思想文化典籍往往因其内容的深奥、表达...
相传4000多年前,尧帝在选用鲧治理泛滥洪水之际,曾提出一条精辟的人水关系纲领——“顺水性而治,使安澜”。“顺水性”,即顺应水势应对洪峰,将人的介入干预建立在尊重河流自...
每位作家大都肩负两种使命: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学地理,在纸上重建精神原乡。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就是生动再现。新锐小说家李晁的短篇小说集《雾中河》,是他从青春书写...
本期作者 作家,出版小说《野未来》《内脸》等。 特邀嘉宾:索耳 青年作家 王威廉的《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孩子》是一则裹着近未来外衣的时代寓言。它触及了一个普遍又棘手的问题...
王童肯定算得上当今诗界的一个“异数”,异就异在他的“太空诗”一再呈现的狂想特质。数年前读到他的诗集《寻找旅行者一号》,几个呼吸间就被裹进了那搅动着长句式的狂想旋风...
从已有作品来看,散文写作在刘香河文学创作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了小说。某种程度而言,以写实的方式表现故里风物,已经成为刘香河向里下河传统致敬的重要方式。里下河的风物...
作家是从事精神文化创造活动的一类人,他们的生命形态,既外化于日常性生存中,又内化于精神性存在中。如果说前者因受制于种种因素,而注定了生存方式的有限性选择,那么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