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认同是现代主义诞生以来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中国自近代以降,随着历史风云变幻,社会形态、政治体制更迭变化,启蒙、革命、反思等思潮不断激荡,身处其中的知识分子几乎...
若爱不能留存,那么请在历史的折叠中,将文字的刻痕留下,让后来的人们寻着时间的线索,在只言片语的纸本上描摹出历史事件的原本轮廓,哪怕这事件只是一本书的迁徙,一部个人...
薛涛的新作《我不是博物学家》是一本具生态文学视域和主张的作品,显示了生态文学以自然价值为终极价值、以自然伦理为最高伦理、以自然秩序为唯一秩序的观念,通过比较人类与...
那日傍晚,或者说,那些天的每一个黄昏,每当我从清江河水里探出头来,游向岸边的时候,就听见站在岸上的那人对我大声喊道:“你在水下看见了什么?”在他的喊叫声中,我不由...
壹 由于双雪涛、班宇、郑执三位优秀作家次第登场,加之《耳朵大有福》《钢的琴》《白日焰火》等电影营造的艺术语境,以及董宝石俗常却另类的《野狼disco》等歌曲在媒介上引发的...
读完石舒清的短篇,心总会“嘭”地被抓紧,后背不由“嗖嗖”直冒冷气,神经系统也不禁随之一颤,在不断回味与反复梳理中慢慢舒回这口气。读《清水里的刀子》是这样,读《牛事...
纵观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每一次变革与演进似乎都离不开青年的助推,诸如新文化运动与白话文的兴起,文学革命与革命文学,救亡图存与解放区文学,以及朦胧诗派、寻根文学、先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星塔下》是篇带有诡异色彩的小说。这种诡异气氛,在读到第三四遍时,才慢慢从文字中漂浮出来。 小说的诡异气氛,首先在于名叫晓勇的年轻人“寻父不遇”...
津子围的《十月的土地》是东北新世纪长篇小说的一个重要收获。作为新历史主义小说,这部作品自然有“历史视角的个人化”“叙事立场的民间化”“历史进程的偶然化”等特征,(...
1 仲星星的《看海如风》是一个“套盒”。她把故事发生的“当下”当作套盒的最外层,而里面被装入的,则是成江的“历史故事”,是她的成长和旧岁月里的种种发生。里面的部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