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90后”作家:今天,我们为什么写作

    2017-10-14

    为过去和未来写作 □玉 珍 恩斯特·荣格说:“为什么写作的问题,我自己也搞不清楚。”这其实也是我想说的。 对写作者来说,为什么写作是个复杂又单纯的问题,任何艺术创作都矛...

  • 荆心:珍视文学的力量

    2017-10-14

    对这些作家来说,这可能是种很新鲜的体验。他们中有种植户、养殖户、果农,有平日里以进城打工、做小本生意为生或担任乡村干部的……但在这时候,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作家...

  • 王祥夫:《怀鱼记》创作谈——身怀大鱼的人何止是老乔桑

    2017-10-14

    十多年前,我还不像现在这样麻木。我坐着绿壳子火车去南京,邻座的一个老者肯定是脑子出了毛病,不停地跟邻座的人说话,说他要去北京看大人物,北京很快就要到了。而我们坐的...

  • 吴君:写作令我收获了强悍的内心

    2017-10-14

    吴君,现居深圳。在《人民文学》《十月》《中国作家》等杂志发表小说多篇,作品曾入选《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及各类选本、排行榜。由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

  • 徐则臣:王城堪隐,万人如海,在这个城市,你的孤独无人响应……

    2017-10-14

    这部小说是个意外产物。照我的写作计划,它至少该在三年后诞生。《耶路撒冷》写完,我就开始专心准备一部跟京杭大运河有关的长篇小说。这小说既跟运河有关,运河的前生今世必...

  • 从新闻到小说:向时间深处行进

    2017-10-14

    1998年,我开始构思一部长篇小说,名字叫《屋顶下的天空》。当时,这部小说只有一个总体构想,人物、故事、结构、语言、主题等都不是很明确。究其原因,是生活的积累不够,一些...

  • 谢有顺:小说家也应是生活家

    2017-10-14

    很多小说家都曾表示,自己读的书很杂,尤其是对那些方志、稗史、传奇、风俗读物感兴趣,甚至对植物学、地理学或者器物收藏着迷,从而一直保持着自己对世界的好奇。 这些貌似平...

  • 晓苏:有意思的小说离文学的本质更近

    2017-10-14

    有意义指的是有思想价值,有意思指的是有情调有趣味。最好的小说,无疑是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那种。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完美的小说。在这种小说中,意义和意思这两个元素不仅都...

  • 段建军:寄寓理想以为文

    2017-10-14

    段建军(人物速写) 蔡华伟绘 或为完满自己的生存命运,或为完满民族乃至人类的愿景,不管寄寓理想于何处,这种理想性本身是文学共同的本质 我喜欢那种敢于直面现实、有温度、...

  • 杨少衡:风中记载——《风口浪尖》创作谈

    2017-10-14

    杨少衡 1953 年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祖籍河南省林州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福建省文联副主席、福建省作家协会主席。1969 年上山下乡当知青,1977 年起分别在乡镇、县、市和省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