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李瑾:深入沉重,就是怀念万物

    2017-12-22

    地衣,学名一般念珠藻,乃真菌和藻类野合的一种类共生植物,又叫地耳、地钱、地皮、野木耳。在我的老家,则称地蕨皮。文献中,名字更是绕口,《本草纲目》《养小录》《野菜博...

  • 刘青松:非虚构书写时代的荒诞

    2017-12-20

    2012年6月,《读库》第三期出版前夕,出版人和作者之间开展了一次面对面交流。一个月前,江湖人称“老六”的张立宪初次见到我,听我聊了几句关于中越战争老兵的选题,眼神坚定...

  • 萨朗创作谈:如何挥霍以后的日子

    2017-12-20

    我长着一双聪慧的大眼睛。眼睛四周已经爬满鱼尾纹。我的眼睛里面大部分时间是快乐的。黑色的眼睛里面充满柔软善良和激情的想像。在一个黑色的晚上,我行走在秋天的落叶里,手...

  • 叶广芩:凝视那并不如烟的往事与故人——《苦雨斋》创作谈

    2017-12-20

    有人问我《苦雨斋》小说的主题是什么,是寻找一个失联多年的亲属么?是给当年的抗日远征军一个正名么?我说是也不是,远征军用不着我去正名,历史人心早已有了结论,失联的人...

  • 胡桑:索引故乡的异乡人

    2017-12-18

    【编者按】 胡桑,1981年生于浙江省北部德清县新市镇。现任教于同济大学中文系,学者,诗人。《在孟溪那边》一书是他对故乡的深切回忆,也是一个江南少年的内心成长史。本文为...

  • 潘灵:《偷声音的老人们》创作谈

    2017-12-18

    有朋友调侃我,用一个小说的篇名:《潘先生在难中》。我这两年虽说不上有难,但一直都在病中。人有病,天知否?抱病之人,情绪总是不好。我这人,情绪低落时,总有返乡的念头...

  • 刘汀:在虚构中抵达现实

    2017-12-18

    如今,小说家已经不能称为一个职业,它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更像是一种不断滑动的游方艺人。但编辑仍然是一个明确的职业,因此我常常问自己,作为一个职业为编辑的小说家,与...

  • 尹学芸《何木子小传》:乡村的夜

    2017-12-16

    自从母亲摔坏了腿,我每周坚持回家一次去看她。回老家的感觉与别个不同,每次都要住一宿,才算真正回去了。如果只打个旋风脚就赶回城里,就不叫回家了。我是这样,姐姐也是这...

  • 李铁:我们的柔软——《送韩梅》创作谈

    2017-12-14

    不会写创作谈,要写,就说说写作时的感受吧。写《送韩梅》之前,我有两个小说的构思,一个是女大学生宿舍,另一个是一个成年男人与一个少女的故事,构思得一塌糊涂,于是干脆...

  • 严歌苓:我为什么写《芳华》

    2017-12-13

    写《芳华》的起因,其实太自然了。我从12岁到25岁都在军队里度过,从小跳舞,后来成了部队的创作员。《芳华》里的故事,是我的一段青春经历,里面的人物有我从小到大接触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