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王十月创作谈:如何面对可能的永生才是重点

    2018-04-19

    人类追求寻生,来历已久。现实世界实现不了的,寄希望于有天国有轮回,那是另一种的永生。但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永生是不可能的。连我们身处的宇宙都有个来时,有个归处。人...

  • 经历了那么多事,让我们从头再来,期待更大的冒险——《离岸流》创作谈

    2018-04-19

    “小说要有独到的发现”和哈金说的“小说要有一点真相”的提法有类似,都是指小说到达结尾处时要有一点通悟,一点新的知晓,所知者那怕是“人都是会死的”这种最朴素的真理,...

  • 李之平:元来大地,气补自然——关于地方主义诗学的随感

    2018-04-18

    写作是体验和领悟世界的过程,所谓认识和体验,不可能独自完成,必借助外物和天道。是天地万物将你引渡和完成生命觉悟的。也只有将自己熔铸在天地间,一个人才能看到本原和到...

  • 士别的缺失,或万象森罗

    2018-04-18

    她走后,缺失吞噬美好,变成珍贵的代名词。那段日子难以言述,夜里辗转失眠,时间被截断,裁锯成一小段一小段,仿佛我的夜晚是缺失的。睡不着,我会躺在床上数绵羊,数星星,...

  • 我想写纯粹的爱情,虽然这爱情畏畏缩缩——关于我的长篇小说《不吃鸡蛋的人

    2018-04-17

    好几年前,我的好友、作家张怡微在散文里写道,有一回迟子建老师访问复旦大学创意写作项目,问为什么学生的作品里看不到自然,王安忆老师解释道:“都市里的孩子很可怜,他们...

  • 《我就是我母亲》:在病房与家乡之间

    2018-04-17

    母亲患病住院治疗期间,和母亲重病辞世前最后的日子,我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我们兄弟姐妹五人,我是家里的长子。母亲对我很是信任,在生病变成一个弱者后,甚至对我有些依赖...

  • 曹文轩:相信美 相信诗性

    2018-04-17

    文学的意义是什么?对我来说首先是美、是诗性,这也是中华文化的古典气质。写作最重要也是最宝贵的资源是什么?就我作为中国作家而言,是中国故事;就个人而言,是个体经验...

  • 楼宇烈:传统饱含原创

    2018-04-17

    历史文化如果一直是延续的,那么无论在什么样的经济环境下都不会被割断。我们对传统文化存在偏颇的看法,很多人在认识传统上有障碍,很多人认为传统是以现实的对立面存在的。...

  • 郜元宝:我怎么做起批评来

    2018-04-17

    我于1982年秋考入复旦中文系,大一大二中国文学史必修课,章培恒先生讲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王水照先生讲唐宋,李平先生讲元明清。章先生据说本来不修边幅,但那时新从日本讲学...

  • 余华:我想这就是人类的美德

    2018-04-13

    我演讲题目叫《广阔的文学》,这是两个月前应主办方的要求提供的,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我当时选择这个题目是基于自己的江湖经验,演讲的题目越大越好,题目大了怎么说都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