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张炜:一个人的特殊岁月

    2018-06-08

    一 今天讲一个朋友的故事,不,是一个人的故事。因为他不愿用“朋友”这个词来界定我们的关系。我们一度往来很多,有时又许久不见。他是一个非常热爱文学的人,做事比一般人专...

  • 学而时习之

    2018-06-08

    大学之前,我写了十几年作文。上大学之后开始正式学习写作,读研究生,也在学习写作。研二时,上一位老师的编剧课,他在学期第一堂课上说:“你要是会,就会了,要是不会,我...

  • 叶炜:文学是最好的陪伴

    2018-06-08

    叶炜曾说,少年时代的阅读给他打下了很好的文学功底,文学创作就像是跑马拉松,要做能坚持跑到最后的人。不能只靠文学底子,更重要的是对文学的态度和兴趣。只有对文学怀有宗...

  • 鲁敏《有梦乃肥》创作谈:左右手对握取暖般的慰藉

    2018-06-08

    写《有梦乃肥》是在完成长篇之后,这个时候脑力和心力好像有点惯性,还保留着《奔月》里的某些荒诞余韵,因此这个中篇里也有着艺术逻辑大于生活逻辑的实验色彩。所谓的现代或...

  • 为故乡立风范 为岁月留品格

    2018-06-08

    每次回到那叫张家寨村和比张家寨村更小的名叫郑仓的小地方,将车在路边停好,依次听着拉上手刹的咔嚓声和拔下车钥匙后发动机的停歇声,伸手去开车门时,内心总会有些犹豫。有...

  • 《“杭州鲁迅”先生二三事》:在虚构与纪实之间 感受写作的快乐

    2018-06-08

    近两年,学术研究之余,我一直在创作历史小说。这种兴趣起源于我对史料的阅读。我喜欢一种与当下生活“有距离”的感觉。当下生活太热闹,太喧嚣,很多东西反而看不清楚了。...

  • 我也有青梅竹马了

    2018-06-08

    2008年的时候,我已经正经写了5年小说,可是除了在本省的《长城》杂志发表过一篇短的,并没有走出去过,年少的我有些不服气。 当时,我写了不少杂志上发表的那种小说,奇怪的是...

  • 《面花年二》创作谈:逆光躲闪的水印

    2018-05-17

    去一家杂货店买日用品,花去不到十块钱,那天恰巧手里没零钱,就递过去一张百元钞。杂货店老板抬眼瞄一下我,接过钱,对着店外的光亮照,照过,摆晃一下,再照;随后又把钱搁...

  • 阳台内外的世界

    2018-05-17

    可能与年龄有关,也可能与所感触的世事渐多有关,我越来越反感“生猛酷烈”的标签,渐渐地觉得那其实还是一个小女孩的写作,起码也是一个内心并没有成熟、并没有完全成人化的...

  • 2005年的雪

    2018-05-16

    记得很清楚,小说是在2005年的那场大雪后有的想法。像女儿一样,我也喜欢在雪后到公园遛弯。广场平平展展,像铺着一层厚棉絮。花岗岩的座位是长方形,眼下顶了块裁得整整齐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