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一个意外。 2013年1月,我停更了注册六年多的豆瓣。再次起意写日记,已是五年后,发现时间正好是2018年1月,过去了整整五年。写了几篇关于“卖油郎独占花魁”和“西游黄...
《热带》这本书里的小说最早写于2013年。那个时候我还在读大学,初习小说,像是一脚踏入陌生又虚幻的国土——充满危险的气息,又有绚丽的景致。如果用比喻的话,“热带”倒是非...
在写这篇小说时,我曾反复思考孙闯闯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该如何去阐释和理解他。写出来,读者是否可以找到情感上的共鸣,也不知是否真的存在像他这样的人? 孙闯闯曾经是叱咤...
自从我于2014年前后写作那几篇后来自己还念念不忘的《河上电梯》《精液树》《第三个人》开始,又或者说,再往前两三年,从我认识当时的青年作家阿丁,将自己记录梦境的一篇东西...
我曾因从事过一段时间的党史采编,以及参与过一些大型活动,有机会接触了数十位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过贡献的老将军、老革命,听他们满怀深情地讲述“过去的事情”,一次次被感...
很多年前,我以一个阅读者的高度走近《人民文学》,我甚至收藏了它六七十年代的一部分杂志。这些杂志的收藏缘于我所居住的城市有一个古旧交易市场。每周日的上午10点,阳光晃...
5月初,《人民文学》为庆贺创刊70周年,向多位作家征求题字。收到邀请,同样已过古稀之年的我感慨万端,遥想当年与《人民文学》相识结缘的前尘往事,思绪翻腾,几乎夜不能寐,...
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文学》这本杂志,是1961年的秋天,那时我读初二。班上的一个同学知道我爱看书,好心从他家里拿来两本借我,一本是清末民初出版的老书《千家诗》,一本便是《...
我写小说始于1999年,大专毕业,无业。最初寄稿完全没有章法,待在小县城也不认识人,父亲说有个熟人是文学杂志主编,联系后无果。刚刚写出的一批小说,发表时想着要尽快变成铅...
从小,《人民文学》就是我心中的文学高原。父亲订了许多文学杂志,年幼的我也会看一看。我也看过《人民文学》,我觉得那里面都是宝藏。那时我难以想象,我与《人民文学》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