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晓航:那段令人感慨的古典时光

    2020-04-14

    《宋时光》是我的长篇《断章》中的一部分。 《断章》是一部充满矛盾和悖论的长篇小说,它分为八个部分,包括命运、选择、真伪、重生、梦想、现实、道路、信仰,这实际上是人类...

  • 《硬核女主》:爱情什么时候成了软肋

    2020-04-13

    在落笔之初,我定义这个小说为轻小说,我一开始也没敢起这么牛气的题目,而是名为《蜗牛》。这个“轻”指的是我不把力气花在构思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上,我愿意它成为一种情绪...

  • 陈应松:写作札记

    2020-04-13

    小说的重量 这个作品好?不好?丰富不丰富?实际是它的容积够不够。这个作品单薄了,轻了,就是不够。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能用简单的书写来征服读者了,小说将越来越重,网络文...

  • 作者的身后,站着人物

    2020-04-13

    这就是晓坤。依然很漂亮。 几年前,陪一个年轻的同事去外地拍纪录片,认识了晓坤。同事拍的纪录片是关于……写到这里,我真的犯难,找不到一个准确的字眼儿去概括他拍摄的那些...

  • 程多宝:抚摸那座未曾见过的界碑

    2020-04-09

    短篇小说《再见,乡雪》的主人公秦超,是一名卸甲归田的退役士兵。在乌苏里江南岸——那几乎是中国疆土最北端最凛冽的一个哨所,因为与乡雪几年间产生的生死恋情,使得他难以...

  • 洪治纲:论文学批评的整体观

    2020-04-08

    从事文学批评30年了,我总觉得批评不仅没有让自己越来越清晰地理解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整体脉络,反而不时地陷入各种混沌之中。这种混沌,既有理论方法上的,也有具体实践上的...

  • 李浩:审美光芒、认知力量和写作的智慧

    2020-04-07

    一 再次重复哈罗德·布鲁姆在他《史诗·前言》中的强调:对于想象性文学的伟大这一问题,我只认可三大标准:审美光芒、认知力量、智慧(哈罗德·布鲁姆,《史诗·前言》,译林出...

  • 温凯尔:从人物偏执的一面开始

    2020-04-07

    我的写作向来很少写自己的事,可能是出于内心的一种选择性隐蔽,不太想暴露自己的生活,并且有时候我会认为带自传性的小说像一种圈套,轻易地让读者代入作家的形象(当然也不...

  • 苏迅:城市之外是另外一座城

    2020-04-07

    苏迅,男,1974年生。1996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作品近百万字,出版有散文集《江南话》《簪花小唱》等。近年专攻中短篇小说。现居江苏无锡。 《进城》是写边远小城镇上收购古董的...

  • 《苏七月的七月》:文字写在风的墙上

    2020-04-02

    "文字写在风的墙上。" 某日,读到约瑟夫·布罗茨基的一首诗,被他的这个句子惊艳了很久。这让我想起曾住过的小区,楼下小花园入口处那一墙盛开的凌霄花,以及曾站在凌霄花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