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对外汉语教学 >

汉外文字对比助力破解汉字三难


    伴随着汉语国际教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展开,如何从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出发,科学系统地进行汉字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要求汉语教学者在面对外国汉语学习者时,不但能把汉字讲“对”,也能把汉字讲“明”。这个“明”,不但要“明白无误”,更要“明白透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比文字学”研究确实非常必要。文字的对比是寻找差异,但从教学领域关照这种对比,更重要的是要寻找到异质文字间的“共通性”“共同性”,拉近两种文字间的距离,减少外国汉语学习者对汉字的陌生感与畏惧感,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汉字教学的效率。
    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身体力行者,在汉字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我们尝试将“对比语义学”“汉字构形学”“英语词源学”的相关理论,应用在汉语与英语的文字构形分析中,并将相关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解决汉字难读、难认、难写等问题。
    汉字与英文单词可不可以进行比较?在什么维度上进行比较?比较的基础是什么?这些问题是展开相关讨论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汉字是以表意性为基本特征的文字,“意”是其第一特性。英文是以表音性为第一特征的。但是英文文字所记录的,往往是诸多的音节组合。如果继续追下去,在音节组合与音素之间,存在着一个中间的语音单位,这个单位可能是单音节的,也可能是多音节的,在字形上则表现为相应的“字根”。这个字根,同汉字学所描述的“初文”一样,具有固定的意义信息。这就提醒我们,无论是汉字还是英文文字,其所记录的信息,实际上还是“语义”信息。正是在“意义”这个维度上,汉字与英文文字是具有共通性的。这是汉字与英文文字能够进行对比的基础。
    通观汉英两种文字的造字法我们发现,二者实际上都是在通过原初语义信息的叠加来进行语义的再造与传达。原初语义信息,在汉字上表现为初文,在英文文字上表现为字根与字缀。二者的造字共性,其实质是人类语义认知、构拟、传播与交际的共性所决定的。这种共性特征,可以被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文字教学所利用,并可以有效地解决一些课堂教学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随着世界范围内学习汉语的人数逐年上升,对汉字感兴趣的外国人也逐渐增多。在该背景下,怎样科学、系统、富有感染力地将汉字介绍给外国汉语学习者,既是国际汉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其中之义。因此,加强语义学指导下的汉外文字对比研究,业已成为一种需要。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汉语教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