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 》 ,并将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新课标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各个部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推荐篇目数量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 。除保留原有《论语》 《孟子》 《庄子》外,增加了《老子》 《史记》等文化经典著作,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古诗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 以优秀古诗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生动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此番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被列为课标修订的重点,丰富充实学习内容,可以说是落实十九大精神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增强文化自信的有力举措,让人欢欣鼓舞。 从“上善若水”的纯真质朴,到“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上下求索;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雄心壮志,到“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隐士风流;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到“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的忧国忧民;从“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豪迈磅礴,到“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婉约缠绵……古诗文中蓄积了古代伟大文人的心灵、智慧、品格、胸怀、抱负和修养。中华传统一直有“诗教”之说,将适合青少年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古诗文,通过教材集中“推送”给他们,赏中华诗文,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让青少年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传承千年文脉。此举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一直以来,面对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面对新时代对提高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在逐渐兴起的“国学热”中,一些情况却逐渐变味,出现了商业化气息浓厚的读经热、尊孔热,甚至一些商家趁势办起了各种规模、档次、旗号的读经班、国学班、女德班。这种“国学热”所折射出来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盲目过度消费,在价值观上实质是与新时代要求背道而驰的。不但不能使青少年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甚至可能使他们被一时短浅的功利所蒙蔽。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导向性,同时也是辨是非、正视听的及时之举。其中,教材无疑是很好的突破口。当然,构建系统完整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是一项极为复杂的文化生态系统工程。把优秀传统文化编入教材,让学生学习获取知识,可以说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引导青少年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活,让传统文化存在于生活中。学习最好的方式是体验,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兴趣,在热爱的过程中提升文化修养,是很好的方式。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给予的快乐和收获,传统文化必将会更好地进入他们的精神与心灵,渐渐成为一种记忆、一种认同、一种情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为此,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导向。坚持为了学生、依靠学生、共建共享,注重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把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不断增强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要注重培养青少年一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真挚情感和理性认同,铸牢理想信念、打好人生底色,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