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网络文学 >

网络乡土小说的现实转型


    关键词:网络乡土小说 《鲜花盛开的村庄》
    中国乡土小说是中国新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递嬗演进,网络文学的崛起又赋予了乡土小说新的面孔。种田文、农仙文、位面流、科技流、空间流等网络乡土小说文体与流派的出现,将地域风俗、文化根脉、乡土情怀等传统乡土书写中的宏大主题解构,穿越、重生、架空等创作设定和随身空间、位面农场、法宝异能等五花八门的“金手指”一方面以符号化形式重构着乡土小说的写作法则,另一方面也使网络乡土小说在一条“玄”化的文学道路上愈行愈窄。柴可的《鲜花盛开的村庄》是近年来网络小说现实主义创作呼唤下的转型之作,揭示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以反转式与群像化的人物映照乡土人情风貌,将传统乡土小说与网络小说的写作策略兼收并蓄,实现了网络乡土小说的传统复归与“落地”难题。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鲜花盛开的村庄》可谓是恰逢其时。小说的主人公田蓉蓉是从大西北黄河岸边齐家善村走出去的经济学博士和网络“大神”级作家,被省农科院调回家乡成为一名女村官。她在国家脱贫攻坚和建设美丽乡村的政策号召下,利用家乡独特的自然条件及互联网经济的优势开展了美化村容村貌、开发乡村旅游业、办农家乐、发展花卉种植业等一系列举措,将昔日的“空巢”贫困村变成了全国示范性“美丽乡村”。小说依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创作构思,真实再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成就,表达了国家兴农富农的美好愿景和强国梦想。
    问题意识对于小说创作尤为关键。作家柴可巧妙选取了大棚风波、菜霸收菜、拆公共用地自建房、村容村貌改造等事件来反映农村建设发展中的土地流转、脱贫攻坚、脏乱差治理、村民素质提升等难题,细致深入地揭示了新时代农村所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具有普适性与典型性。例如,大棚风波事件反映了齐家善村地少分散的现实境况,折射出农村的“空巢”化现象与土地流转难题。又如,齐家善村在实行村容村貌改造这一举措的过程中,暴露出了卫生管理困难、公用物资偷盗、农村家庭暴力等诸多问题。作家柴可通过真实的代入感直击乡村建设的矛盾核心,指出“心穷”乃是所有问题产生的根源。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柴可采用一线串珠的形式将脱贫致富的方略隐藏于生动鲜活的故事中,让小说作为中国广大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产生可供借鉴的范本意义。例如,老支书齐明涛三顾茅庐“骗”田蓉蓉回乡当村官、宋书记暗调田蓉蓉回乡做科技特派员等故事,都说明引进专业型人才对于农村建设的重要性。种植花卉、发展文旅产业、打造齐家善村的“花村”形象等都是利用农村潜藏自然资源改变生产方式、发展生态经济、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实现创业扶贫等措施的“落地”案例。柴可通过现实主义写作方式,让小说反作用于当代乡村发展与文化建构,对于网络上“求仙”“炼宝”的乡土小说创作进行了有力的反拨。
    柴可在创作中谈到,小说中齐家善村的创作原型是甘肃的“美丽花村”顾家善。她长期从事新闻传媒工作,有多年基层采访经验,小说从构思、筹备、采访到创作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柴可扎根顾家善进行调研工作,和这里的村民们成了朋友,和村干部、经营者成了好友,顾家善村的农事、花事和乡亲邻里的家长里短都成为了她的创作素材。由此,《鲜花盛开的村庄》才能触摸大地的脉搏,在现实映射中获得贴地飞翔。
    在小说中,柴可将许多人物进行了多样化的反转。其中,主人公田蓉蓉的人设经历了两类反转。一是“强人”形象的多次反转。在开场之际,田蓉蓉的经济学女博士和网络作家身份无疑是学霸才女的“高光”的人设。田蓉蓉的才学足以支撑她在乡村经济振兴中发挥功用,但她在实践过程中却经历了重重打击。主人公对于农村生活现状的认知缺陷以及村民对她身份的不认可,颠覆了小说原本建立的“强人”形象。而当她在市委宋书记及老支书齐明涛的支持下重拾信心,利用政策及自身优势跑项目、引资金,改变村容村貌,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产业及文旅经济,把空巢贫困村变成了美丽乡村,之前被颠覆的“强人”形象得以重新确立。二是对“农民”身份从抵触到认同的反转。田蓉蓉虽出生在农村,热爱钻研农业经济知识,但缺乏对农民身份的归属感,只能在小说创作中进行想象性回归。与此同时,在田蓉蓉的爱情线中,她与未婚夫李健分道扬镳,在花村里与郑秋风收获了幸福的爱情,再一次确证了她对于“农民”身份的归属感。此外,小说中还有郑秋风、郑孝诚、李算子、齐学文等人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转。
    为了反映中国广大农村发展的真实境况,柴可以群像形式塑造了20多个典型人物。其中,田蓉蓉、郑秋风、杨杨、张桐、齐巧玲等人所展现的是新时代脱贫攻坚战中充满干劲、不断拓新的青年群像,与之相反的老村长郑孝诚代表的是眼光狭隘、不肯变通的守旧派形象。小说中还塑造了无私奉献、甘当绿叶的“花书记”齐明涛,横行乡里的菜霸“揽头”齐仕勋,爱计较不吃亏的“铁算盘”李算子,泼辣能干的寡妇刘翠翠,常以文化人自居的懒汉齐学文,游手好闲、爱制造谣言的“包打听”刘俊,蛮横不讲理、打架不要命的“不怕死”齐金河,有绘画天赋的聋哑人顾欣等众多人物形象,惟妙惟肖地揭示了我国农民性构成的复杂基因。
    在网络乡土小说创作中,“打怪升级”的叙事模式与穿越架空的时空观念颇为流行。《鲜花盛开的村庄》并没有采用这些惯用技法,而是以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姿态进行创作,将时代热点与乡村发展自然融合,细致地状绘出一幅大西北农村的乡土人情百态图。
    地域、民俗、方言是乡土小说中最为常见的创作元素。《鲜花盛开的村庄》延续了这一创作传统,以一首九曲黄河民谣开篇,将广袤的大西北黄土地与黄河九曲十八弯呈现于读者眼前。然后作家笔锋一转,把视线引到坐落于黄河边老龙湾上的齐家善村,奔腾不息的古黄河到了这随即放缓脚步,杏花桃花梨花渐次开放,白墙青瓦村舍颇具江南风格,巧妙地用对比视图突显出齐家善村的秀美风光。小说对于乡里民俗和生活场景描摹细腻,村民们的剪纸、刺绣、编织、酿醋等技艺以及乡村长面、红烧黄河鲤鱼等饮食特色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展现无余,“小马扎”“簸箕”“老布鞋”等生活物品颇具乡土气息。“筋疙瘩”“土坷拉”“恓惶”等方言俚语在小说中俯拾即是,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乡音。而更为难得的是,小说对于乡土情结的抒写自然而朴素,作家没有以宏大的抒情方式咏叹游子对家乡的眷恋,而是将落后贫穷的乡村现状和一个个可亲或可恨的乡民形象真实呈现。尽管齐家善村存在许多问题,并不如田园牧歌那般美好,但是它的子民愿意用自己的双手去改造它、建设它,将乡土情结深深扎在故乡子民的心里。
    时代流行元素是网络小说创作的重要标识,而传统的乡土小说对于潮流时尚似乎总处于一种滞后状态,柴可的创作对此进行了中和。一方面,她将时代流行元素以符号化形式放诸文中,例如田蓉蓉便是以网红作家直播带货的画面出场,颇具网感。另一方面,柴可把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作为小说的主旋律,由此生态经济、文旅经济、三产融合、电商模式、非物质文化传承等时代热点作为新时代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成为她的小说创作与时代呼应的印证。
    在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热潮中,《鲜花盛开的村庄》无疑是网络乡土小说进行现实转型的典范之作。但是这部作品还存在一些有待细化与深入的地方,例如田蓉蓉身为经济学博士的专业知识在新乡村建设方略中可借鉴网络小说创作的“技术流”“学霸流”手法,以更为精细化的“硬核”技能来展现。此外,一些配角人设对农民性的揭露较为脸谱化,功能化作用比较生硬。网络乡土小说如何平衡乡土的现代性焦虑与网文创作的“爽感”逻辑,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