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民族文艺 > 声音 >

电视剧生产不能唯市场是从


    近年来,电视剧生产领域可谓是众声喧哗、热闹非凡。大量资本涌入电视剧生产领域,加强了电视剧创作的资金实力的同时,也导致乱象丛生,出现了演员天价片酬、收视率造假等广受诟病的问题。作为一种公共文本,电视剧因其内容方面的媒介特征,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然而,最近电视剧生产行业中出现的种种怪状,无疑说明电视剧生产在价值取向上出现了偏差,这不仅会在文艺创作上拉低作品的品质,也会在社会上造成负面效应。
    针对这些问题,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有近2500字、14条内容,涵盖了电视剧产业链条中的各个环节,可谓是一份十分详尽的指导性文件。
    《通知》正面回应了目前电视剧生产中出现的种种现状和问题,比如说天价片酬和收视率造假。在IP剧(指在有一定数量粉丝的国产原创小说、游戏、动漫等基础上创作改编而成的影视剧)的创作模式中,小鲜肉或流量明星成为电视剧的重要支撑。在尚未播出的电视剧《如懿传》中,两位主演周迅和霍建华的片酬合计达到1.5亿元,这无疑使得电视剧制作成本大涨,挤压了艺术创作的空间。收视率造假也是行业中的怪现象。为了提高电视剧的身价,购买收视率成为行业里不能说的秘密。上述两个问题的本质,实际上是在市场竞争的机制下,各种力量抱团扎堆,使得优势资源集中在少数电视剧创作上的结果。这种创作模式,虽然在短期内能达到赢家通吃、一家独大的效果,但从长期来看,它破坏了电视剧行业整体的创作生态,造成了恶性循环。在《通知》中,第三条“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电视剧投入、分配机制”和第五条“规范电视剧收视调查和管理”,处理的就是上述两个问题。
    “网剧”也成为《通知》关注的焦点。近期,网络平台自制剧的创作已经摆脱了早期的粗糙和低端形象,而走向了大制作和大卡司的模式,出现了诸如《河神》《老九门》《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等口碑和流量“双丰收”的作品。然而,不可否认,网络的去中心化和表达自由的特性则使得监管部门难以面面俱到,很多低俗或媚俗的电视剧内容仍在网络上播出。通过《通知》的第六条“统筹电视剧、网络剧管理。按照媒体融合的总体思路,对电视剧、网络剧实行同一标准进行管理”,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网络和电视两个平台在内容生产的取向上有所差异,但国家管理部门将一视同仁地管理和监督。同时,《通知》也鼓励两个平台进行双向互动,促进人才和资源的流动,以提升网剧的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电视剧的生产,固然受到市场环境的制约,但也不能唯市场是从、唯资本是从。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中国电视剧虽然生产的集数很多,但是真正到电视或网络上播放的不多,精品剧、品质剧和口碑剧就更少了。就此而言,中国的电视剧生产的量大于质。整个电视剧产业的产业链上,生产部门的盲目性造成了资源的虚耗和浪费。在这个意义上,文艺管理部门必须发挥“引导”和“治理”的作用。
    电视剧是现代国家对公民进行政治和文化宣传的重要媒介,比如,《人民的名义》等电视剧就产生了巨大的舆论反响和社会反馈。与此同时,电视剧对于国家争取文化领导权、塑造主流价值观、建构新的国民主体性具有重要作用。电视剧生产的治理是国家文艺治理的一部分,也是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场域,因此,电视剧的生产必须在国家与市场之间达到平衡。国家要尊重艺术发展的规律,不过度干涉作品的创作;同时国家必须加强对市场的疏导和治理,从而维护一个良好的电视剧生产的文化环境。
    目前,电视剧行业充斥着过于市场化带来的浮躁风气,并由此产生了种种乱象。电视剧的生产变成了投入和产出的资本游戏,盲目追风和复制再生产的现象比比皆是。在全球化和新媒体新媒体兴起的语境中,中国的电视剧生产必须完成自己的结构转型和升级换代,才能迎接新的时代挑战。《通知》的发布,可以说为未来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夯实了政策基础,提供了美好愿景。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