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古代灯会有了“高科技”


    刚刚过去的元宵节,在中国古代就是非常重要的节日。自隋唐以来,就有大型灯展、猜谜、歌咏、放烟花等元宵晚会活动。虽然古代没有现代众多的科技手段,但在这个万人空巷的节日里,古代的灵工巧匠们仍别出心裁,玩出了许多在当时堪称“高科技”的花样。
    唐代灯轮高60米
    在唐代,都城长安实行的是宵禁制度,但是元宵节前后几日内,却特许解禁,可以放三夜花灯,称之为“放夜”。唐代的生产力发达,社会富庶,人们安居乐业,加之长安人口达百万之众,是当时世界上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因此元宵夜的灯展盛况空前,就不足为怪了。那时候,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无不走出坊门,观赏争奇斗艳的各式花灯,以致车不能掉头,人难以转身。古籍《雍洛灵异小录》记载:“唐朝正月十五夜——灯明如昼,山棚高百余尺,神龙以后,复加俨饰,士女无不夜游,车马塞路。”
    大唐的千家万户乃至皇帝老儿一起出来观灯,这看的是热闹更是新奇。新奇何来,靠的是“高科技”。在手工业已经很发达的唐代,各类工艺的制作水平大幅提升,为元宵节的观赏提供了不少新花样。据唐张鷟《朝野佥载》记载:唐睿宗先天二年( 713年) 正月十五,在安福门外做一巨型灯轮,高达二十丈,上边缠绕五颜六色的丝绸锦缎,用黄金白银作装饰,灯轮悬挂花灯五万盏,如同五彩缤纷、霞光万道的花树一般。试想,这二十丈就是六十米高,灯光璀璨、美轮美奂的灯轮在空中旋转,整个一“摩天轮”呀,可见当时的工艺水平确非一般,就是今天看来也会惊呼其制作精巧别致的。
    玄宗时更胜一筹,出现了堪称奇技的“灯树”、“灯楼”等更加别致的产品。据郑处诲《明皇杂录》记载:唐玄宗时,南方工匠毛顺,善于巧思设计,以缯采结为灯楼。这座灯楼广达二十间,高达一百五十尺,灯楼上悬挂着珠玉、金银穗,微风吹来,金玉铮铮作响。灯上又绘龙凤虎豹,作腾跃之状,栩栩如生。整个灯楼设计构造可谓巧夺天工!另外,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杨贵妃的大姐韩国夫人更独出心裁,请匠人制作了“百枝灯树”,高达八十尺,将其“树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目也”。民间花灯也是花样层出不穷。以至于长安城中彻夜辉煌如昼。唐代文学家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诗序中写道:“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火之会,金吾弛禁,贵戚及下里工贾,无不夜游。车马骈阗,人不得顾,王主之家,马上作乐,以相夸竞,文士皆赋诗以纪其事。”诗云: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骑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惜夜,玉漏莫相催。
    这首诗把唐代元宵夜灯火的盛况和游人的兴致描述得淋漓尽致。在元宵节的风俗影响下,唐代日常照明灯具革新不断,花样翻新。一些王公贵族用木雕成侍婢形象的灯架,称之为“灯婢”。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宁王宫中,每夜于帐前罗木雕矮婢,饰以彩绘,各执华灯,自昏达旦,故名之为灯婢。”可见那时的灯光照明等技术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也难怨唐代是中华民族的鼎盛时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