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民族文艺 > 声音 >

中央民族歌舞团团长丁伟:文化自信,要有开放的心、勇敢的心 


    ◆ 中央民族歌舞团就是要敞开大门,把观众请进来,勇敢地面对市场,迎接观众挑剔的眼光。如果不能解放思想,没有开放的心态,就无异于井底之蛙,怎么可能发展呢?
    ◆ 我们希望不要一提到少数民族,就一定是生活在偏远的山沟里,好像与世隔绝一般,不与现代生活相通,似乎他们的歌舞也必须完全保持乡土气息。我们要看到,少数民族也是与时俱进的。
    ◆ 要有民族自信心,要有开放的心灵和世界的眼光。拥抱世界,关注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同胞的新生活,要高大上,也要接地气。要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来观照我们自身的文化,从中获取更坚定的文化自信。
    记者:中央民族歌舞团一年一度的春季演出季又与观众见面了。几年来,中央民族歌舞团举办的演出季和公众开放日活动,已经成为京城四月里一道独特而美丽的文化风景。当初是什么契机想到办演出季和公众开放日活动呢?
    丁伟:众所周知,1952年中央民族歌舞团建立之初,是承担着国家政治任务的,那就是以歌舞为媒介,到边疆去和少数民族同胞交朋友、联络感情,促进边疆稳定。
    上世纪60年代,党和政府了解到少数民族灿烂的文化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开始组织艺术家有计划地去学习少数民族歌舞,那时民族歌舞艺术还处于蓓蕾阶段。
    改革开放后,我们见识了外国的文化,再反观自身,深深地为我们所拥有的丰富而深厚的多民族文化而自豪,因此,创作了一批民族特色浓郁的节目。这些节目在促进国内艺术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央民族歌舞团发展的步伐放慢了。由于承担着一定量的国家演出任务,同时还有来自地方的邀请,整个团生存压力不大。然而,这也导致了艺术创新的动力不足,不少老歌老舞一演就是七八年甚至十来年。
    2013年,由于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地方上的邀请没有了,我们团的演出场次遭遇了断崖式的下跌,员工收入锐减,演员大量流失。困境中,我们开始痛定思痛:再不创新,再不面向市场,是肯定走不下去了。
    2014年2月,我刚当上团长不久,就提出办公众开放日和演出季。“把歌舞团的大门打开,让人们随便进来看?那不乱套了?”那时,一千个怀疑抛到面前。我说:“怕什么?中央民族歌舞团就是要敞开大门,把观众请进来,勇敢地面对市场,迎接观众挑剔的眼光。”
    我们的公众开放日活动获得了国家民委各级领导的支持和鼓励,多位国家民委主要领导都曾参加过公众开放日活动,和观众同歌同舞,和演员平起平坐。没有国家民委党组和各位领导的支持,我们就不会有今天的公众开放日。
    我们要看到,这是一个娱乐和信息高度发达的新时代,如果不能解放思想,没有开放的心态,就无异于井底之蛙,怎么可能发展呢?而且,在面对市场时,我们更多地是面对年轻观众。过去,我们节目的受众群体多为45岁以上的中老年观众,年轻人不感兴趣。办公众开放日活动,也是为了亲近年轻观众,和他们交朋友。演出季上演的剧目,都是我们团近年新创的,符合当代人的审美习惯。
    记者:今年演出季中的舞剧《仓央嘉措》,提前好几天票已售罄。这个剧推出一年多来,好评如潮。中央民族歌舞团的力作《传奇》,也同样深受观众青睐。这两部大戏有何成功经验?
    丁伟:我们做《传奇》《仓央嘉措》,首先定位为当代题材作品,社会效应和时代感是放在第一位的。我们希望不要一提到少数民族,就一定是生活在偏远的山沟里,好像与世隔绝一般,不与现代生活相通,似乎他们的歌舞也必须完全保持乡土气息。我们要看到,少数民族也是与时俱进的,很多少数民族同胞都接受了现代高等教育,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当代审美观去再现少数民族文化呢?
    像《传奇》,就是当代少数民族精神的体现,里面的少数民族歌曲、舞蹈、服饰,都是时尚新鲜、充满活力的,配合现代舞美,很符合年轻人的口味。今年春节期间,《传奇》在美国、加拿大的7个城市演了7场,观众真是人山人海。以往的春节,我们也带节目到海外去慰问侨胞,大多是经典老歌舞,图个热闹,但今年节目新了,观众的反响就格外热烈。为什么?因为不管是留学生还是华人华侨,我们面对的观众群体都年轻化了,他们要看的是来自祖国的新鲜的艺术,而不是文化老面孔。
    再比如说《仓央嘉措》,这是一部现代舞剧,没有语言,字幕也很少,但是为什么抓人?因为人的情感是共通的。不管是藏族还是别的什么民族,都有对母亲的热爱、对家乡的眷念、对爱情的追求,当他的正常情感受到阻滞时,就会痛苦、焦灼。仓央嘉措的特殊身份,构成了爱与不爱的情感冲突,加上剧中对藏族独特的音乐、服饰文化元素的运用,形成了这部舞剧的亮点。
    记者:无论是办演出季、公众开放日,还是创作《传奇》《仓央嘉措》,都是中央民族歌舞团的创新之举。对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您是如何理解的?
    丁伟:我们的时代在变,我们的观众在变,我们的事业也必须变。中央民族歌舞团以前为什么很少有商业演出?因为我们不创新,节目不好看,所以我们没底气,不敢面对市场。
    要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要把我们的思路打开。过去,中央民族歌舞团总是受着所谓的“保持民族艺术的纯正性”观念的束缚。从文化传承角度来讲,保持民族艺术的纯正性是应该的。但是,我们也不能画地为牢,不去做出改变和创新。
    就好比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传统乐器,可是谁说马头琴只能拉《万马奔腾》,不能拉其他民族的曲目、不能拉流行乐曲?它分明和大提琴、小提琴一样,有着弓弦乐器的共同特点嘛!还有维吾尔族的艾捷克、京族的独弦琴等,都可以拿来演奏更多大家所熟知的音乐啊!所以,我们推出了民族现代音乐会《送你一朵玫瑰花》,全部用少数民族乐器来演奏世界名曲,向名著致敬,向世界呼喊。
    再比如声乐方面,中央民族歌舞团的传统合唱团演唱《远方的朋友请你留下来》等保留曲目是很好的,但对现代音乐就比较陌生了。为此,我们面向社会招聘了30多名歌手,组成青年合唱团,深入青海、甘肃等地采风,创作了《扎西德勒颂》,还对《刘海砍樵》《阿里郎》《三闪令》等民间歌曲进行了多声部改编,唱出了完全不一样的效果,既不失传统韵味又富于现代感。
    记者:据我所知,中央民族歌舞团近年来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风头甚至盖过了中央芭蕾舞团和国家交响乐团,其秘诀何在?
    丁伟:这就要谈到另一个问题,就是文艺创作不仅要创新,还要接地气。“高雅艺术进校园”是教育部、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开展的活动,中直院团每年最少要到高校演出4场。以前,中央芭蕾舞团、国家交响乐团等院团总是能领到更多任务,我们就思考:为什么人家指标多,我们少呢?一研究,发现人家善于设计参与性、互动性环节。于是,我们调整方向,在“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中,每场拿出三四个节目与观众互动。
    前不久我们去陕西,陕西的信天游、秦腔不是很有名吗?我们就请高校里唱得最好的同学上台,教我们的演员来唱陕北民歌,什么《赶牲灵》《想亲亲》啊,从老师到学生都欢呼雀跃。另外,北方高校对南方民族的舞蹈接触较少,我们就请学生穿上木屐和演员一起跳木屐舞。再比如,教学生弹奏少数民族乐器,同时,不失时机地介绍这个民族的风俗、服饰、饮食习惯等。
    正因为中央民族歌舞团的艺术家把高高在上的架子放了下来,和学生们聊天、拍照、互动,很是亲近。所以,各地高校对我们的演出反馈很好。现在,中央民族歌舞团仅“高雅艺术进校园”一年就有20场演出,是所有中直院团里任务最多的。
    记者:我们看到,在APEC文艺演出中、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国事演出中,都出现了中央民族歌舞团的身影,演员们都感到前所未有的自豪。这种文化自信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丁伟:这种文化自信,一方面来源于我们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来源于我们的创新和创造,还有就是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视和投入都是空前的,国家民委党组对我们的指导和关心,都为我们的自信带来了坚强的底蕴。有了时代的机遇和党的领导,我们的节目量丰富了,时代感增强了,演出场次增加了,观众更爱看了。
    2016年,中央民族歌舞团推出了11台剧目,光舞蹈队演出就近百场,全团演出收入(不算民族剧院收入)达1000多万元。同时,我们有多个节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扶持,这些在过去都是不可想象的。
    以前,中央民族歌舞团虽然地处中国“舞蹈金三角”(周边有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很多演员却是自卑的。因为我们几乎没有商业演出,发不出自己的声音,展现不了自己的才华。但现在中央民族歌舞团在中国文艺界风生水起,我们在艺术上敢于和一流的院团叫板,因为我们自信有独一无二的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我们的民族特色和优势是别的院团无法替代的。
    当然,这个自信是在国家民委党组的领导和关心下,用了很长时间建立起来的,这一步走得相当艰难,它需要我们有开放的心、勇敢的心。我常对团里的年轻演员说,要有民族自信心,要有开放的心灵和世界的眼光。拥抱世界,关注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同胞的新生活,要高大上,也要接地气。要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来观照我们自身的文化,从中获取更坚定的文化自信。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