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楞沟,东乡语意为“悬崖边”。地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的布楞沟村,居于群山环抱之中,两边大山寸草不生,全村靠天吃饭。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布楞沟村的136户村民走的走、搬的搬,只剩下目前的68户村民,贫困面高达96%。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部分村民举家外出打工谋生。 正当大家觉得日子没了盼头时,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并留下了“要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的嘱托,极大地鼓舞和坚定了布楞沟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经过3年不懈努力,总书记嘱托的3件事全部实现,布楞沟村整体脱贫,成为引领甘肃脱贫攻坚的示范村。 3年前,布楞沟村全村道路都是土路,又窄又陡,尘土淹过脚面,交通闭塞。因长期干旱少雨,方圆没有水源,吃水需往返30公里到洮河人背畜驮,雇车拉一方水需120元,水贵过油。村民们将拉来的水,先洗菜、后洗脸、再喂牲口。村民的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 2013年,布楞沟流域整体连片扶贫开发工作实施后,一条20公里的水泥路,连起了外面的世界。自此,村民们告别了出行难、行路难的困局。如今,正在建设中的折红二级公路穿村而过,成为全村乃至整个流域的致富路、发展路和希望路。 “现在家家都用上了自来水,再不用出去打水了。”18岁的马外那西,从去年开始就不再出去打工,在家乡搞起了养殖业。在当地政府部门帮助下,他养了100多只羊,一年下来收入并不比外出打工差。“以前,外出打工,是迫于生活,实在没有办法;现在,村里通了水,修了路,政府为我们盖了新房子,在家里就可以挣钱了,再也不用背井离乡出去打工了。”马外那西说。 返乡创业的马外那西在布楞沟村里并非个案。布楞沟流域整体连片扶贫开发工作实施3年来,该县把畜牧养殖和劳务输转作为助农增收的主渠道,通过政府扶持圈舍修建、发放养殖贷款、劳务培训输转等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 家乡的巨变吸引了大量村民回乡创业。如今布楞沟村家家搞起了规模养殖,户户实现了光伏发电,青壮年人人参加了劳务技能培训,妇女在家搞起了刺绣,还试种起了黑枸杞、甜高粱等。依托中石化的帮助支持,“布楞沟羊肉”“布楞沟刺绣”已经远销北京。2015年,布楞沟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460元,比2012年增加2476元。 “扶贫先扶智,治贫必治愚。”布楞沟村在寻找致富路的同时,也没有把教育落下。新建的小学校里红旗招展,漂亮的教学楼和铺着绿色塑胶的小操场非常醒目。“现在的学校里有了草坪,以前没有乒乓球、羽毛球课程,现在都有了……”在被问到新学校和旧学校的差别时,布楞沟小学五年级学生马秀霞一一列举。 据布楞沟小学校长张学虎介绍,原来的学校只有两间教室。由于师资力量缺乏,学校只有3个年级,高年级学生必须到14公里外的达板上学。现在路修好了,新校区建起来了,孩子们都愿意来上学,全村的入学率已经达到了100%。 在政府的扶持下,布楞沟村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越走越好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