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言漫谈 >

郑张尚芳:王姓为什么这么多


    2007年4月24日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公布了最新户籍统计,我国姓氏中两千万人以上的有10个: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吴周。一千万人以上到两千万人有12个:徐孙马朱胡郭何高林罗郑梁。其中王姓9288万居首位,李姓9207万次之,张姓8750万排第三。
    旧时的百家姓是宋初浙江人编的(见宋王明清《玉照新志》),收了438个姓氏。因当时皇帝姓赵,浙江的吴越王钱鏐姓钱,所以就依当时的贵戚高官先排了“赵钱孙李,周吴郑王”,那并不是按人口多少排的。要是福建人编,按人口排,就要将“陈林”居首了,因为闽人流传一句话:“天下陈林占一半”。
    姓李姓张的人多,是大家感觉得到的,因为中国人要例举个某某人时,往往就说“张三李四”,但想不到王姓更胜一筹。
    为什么姓王的会这么多呢?宋郑樵《通志·氏族略》已经加以解释。


    《通志·氏族略四》:“王氏,天子之裔也,所出不一:有姬姓之王,有妫姓之王,有子姓之王,有虏姓之王。”
    原来王氏里除了好些汉族帝王的后裔外,还有不少从其他民族称王来的。
    此书先说从周王姬姓来的,就有两三个来源:“若琅邪、太原之王,则曰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恭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若京兆、河间之王,则曰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毕万封魏,后分晋为诸侯,至王假为秦所灭,子孙分散,时人号曰王家。或言,魏至昭王彤生无忌,封信陵君,信陵生间忧,间忧生卑子,秦灭魏,卑子逃于泰山,汉高帝召为中涓,封兰陵侯。时人以其王族也,谓之王家。此皆姬姓之王也。”
    再说从虞舜妫姓来的:“出于北海、陈留者,则曰舜之后也。其先齐诸田,为秦所灭,齐人号为王家。此妫姓之王也。”
    又说从殷商王族子姓来的:“出于汲郡者则曰王子比干之后。此子姓之王也。”
    这些氏族都因为先秦时祖先作过王,所以时人号曰“王家”。秦以后最高统治者叫皇帝,就不会有“王家”之称了。但又有许多非汉族的“王氏”加进来。
    “出于河南者,则为可类氏;出于冯翊者,则为钳耳族;出于营州者,本高丽;出于安东者,本阿布思,此皆虏姓之王也。”
    “以其所出既多,故王氏之族最为蕃盛云。”
    《百家姓》各姓都旁注了郡望,许多人认为那就是本姓所来之处,其实它注的只是最主要或最出名的一处。像王氏只注“太原”,其实《广韵·阳韵》就说“王”有21望:


    1.姓出太原、琅邪,周灵王太子晋之后;
    2.北海、陈留,齐王田和之后;
    3.东海,出自姬姓,高平、京兆,魏信陵君之后;
    4.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者,殷王子比干……之后号曰王氏;
    5.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
    共二十一望。
    还有来自赐姓、冒姓的。如汉代有燕王丹的玄孙嘉,被王莽赐姓王;五代时刘去非,冒姓王改名王保义。
    别的民族改姓的,《通志》举了4例,其可类氏实际指西魏可频氏之祖王雄;钳耳族指西羌钳耳氏之祖王季;高丽指王氏高丽的开国君主王建;阿布思,指唐藩镇成德军节度使王廷凑,本乃回纥阿布思之后。
    其实还有很有名的隋代王世充,本姓支,月支人,是属印欧种的白种人,所以卷发。父为王粲养子,因姓王,在隋唐间曾自立为郑王郑帝。
    在敦煌写本中除了《百家姓》外,还有P.3145《姓氏书》残卷,首句是“张王李赵”,也许是更原始一些的《百家姓》,“张王李”都已居前了。汉应劭《风俗通义》有佚文“姓氏篇”,也已经说:“张王李赵,黄帝赐姓也。”说明张王李赵是自古以来的大姓。
    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11月/25日/第Z04版,本刊获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