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演员钢宝力道为牧民表演好来宝《乘爱启程》。本报见习记者 安胜蓝摄/光明图片 一个月前,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第一支乌兰牧骑——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60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在新时代,希望你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总书记的回信,是对每年下乡演出7000多场的乌兰牧骑队员们的极大鼓励,指引乌兰牧骑不忘初心再出发。 时下,内蒙古75支乌兰牧骑3万多名队员正在冰天雪地里穿行,深入农村牧区、乡镇社区为百姓演出,自排节目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12月9日到16日,记者跟随苏尼特右旗、阿巴嘎旗、巴林右旗、翁牛特旗4支乌兰牧骑下乡演出,跨越上万公里,感受队员们的理想信念、喜怒哀乐和不变初心。 全心为民 扎根基层 “穿过大风雪,走过大草原,我的勒勒车来到你面前。坐上我的勒勒车,带你去从前,找到那条熟悉的路,去看当年的草原,从此你会明白,我们的那首歌为什么永远也唱不完……”这是庆祝乌兰牧骑成立60年歌舞剧《我的乌兰牧骑》中反复响起的主题曲。歌声飘过60年,如今,队员换了一代又一代,节目出新一批又一批,设备、舞台也越来越现代……但乌兰牧骑的初心始终没有改变——全心为民、扎根基层、一专多能、艰苦奋斗,这是乌兰牧骑永远高扬的精神旗帜。 1957年,第一支乌兰牧骑在内蒙古苏尼特右旗成立。第一代乌兰牧骑队员荷花至今仍记得当年下乡演出的情景:“我们9个人只有五六件乐器,服装都是自己缝的,下乡全靠马车。有次在沙窝子里迷路了,饥渴交加,看见一泡腐烂的臭水,捧起就喝。巡演一走就是3个多月,在羊圈里给老乡演出。”回忆起在牧区服务的火热岁月,荷花十分激动。 如今的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已经发展到47名队员,有了排练厅和办公楼,演职人员也更加专业化,但他们的舞台始终设在基层牧区,从未改变。 12月10日一早,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坐上大巴,出发去70公里以外的桑宝力嘎苏木演出。草原上积雪未化,滴水成冰,队员们依然坚持穿着演出服表演,笛子冻住了,就在炉子上烤一烤。《鸿雁》《牧民歌唱共产党》《乘爱启程》等节目让牧民零距离体验真唱真弹。 乌宁是这支乌兰牧骑的舞蹈演员,今年32岁的她已经是15年团龄的老队员了。谈起工作她的话语中饱含深情:“我家是两代乌兰牧骑,我姥姥年轻时也是乌兰牧骑队员,现在我继承了她的事业和精神。她总对我说,要把最好的表演献给牧民,为人民服务永远不变。”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长孟克吉日嘎拉介绍,他们每年要在牧区演出100多场,每周至少有一次下乡演出,一年的行程达2万公里。现在这支乌兰牧骑已经走出了草原,走向了世界,曾在美国、欧洲、非洲等地巡演,宣传草原文化艺术,引起国外观众强烈反响。 讴歌人民 讴歌时代 “群众需要艺术,艺术需要群众……”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钢宝力道拉着四胡,给牧民表演他创作的好来宝《乘爱启程》。58岁的钢宝力道参加乌兰牧骑已有41年,在苏尼特右旗是家喻户晓的说唱演员。他创作表演的好来宝、乌力格尔常常在电视、广播中播出,被广为传唱。对于他来说,创作的秘诀不在于技术的高超,而在于“俯下身”的耕耘。 在接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当天,钢宝力道激动得一夜未眠:“我应该把所有乌兰牧骑队员的心情写出来。”他连夜创作出了好来宝《乘爱启程》,主题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回信,乌兰牧骑队员的心情和行动。通过这部作品,钢宝力道也表达了自己的努力方向:“我们一定要努力为牧民群众服务,把‘红色文艺轻骑兵’的旗帜举得高高的,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作品。” 乌兰牧骑队员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创作人才和精品艺术作品,巴林右旗乌兰牧骑队长萨仁高娃和她的作品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她创编的舞蹈《巴林蒙古女性》和《巴林·德布斯勒》分别于2005年和2015年获中国专业舞蹈艺术最高奖荷花奖。 萨仁高娃中学时就被选到乌兰牧骑当舞蹈演员,后转向创编。尽管两获荷花奖,萨仁高娃依然没有忘记自己服务基层的使命:“我在编舞时从不考虑灯光,我的作品不需要灯光也能达到效果,无论在哪里都能演出。我的舞蹈既上得了大舞台,也去得了大草原。” 初心不变 乘爱启程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乌兰牧骑队员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也引发了乌兰牧骑人对发展方向的思考。新时代的乌兰牧骑如何紧跟时代,改革创新,继续发挥“红色文艺轻骑兵”的作用,是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人才是关键。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兰牧骑或多或少都面临着后备人才紧缺的问题,急需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全新机制。翁牛特旗乌兰牧骑队长吴恩认为,乌兰牧骑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年轻化、专业化和本土化”。年轻化是推进聘用制,加强乌兰牧骑的人才流动,完善培养体系,调动队员积极性;专业化是选拔业务强水平高的专业院校毕业生,并在队内建立以业务水平为核心的合理考评机制;本土化是在当地培养对家乡有感情的乌兰牧骑演员,不仅可以留住人才,还能增加和当地群众的互动,提升服务水平。 乌兰牧骑成立初期承担着“演出、宣传、辅导、服务”4项任务,如今人们生活条件改善,物质极大丰富,信息也更加发达,乌兰牧骑的服务也在改进中变得更有特色和针对性。翁牛特旗乌兰牧骑除演出外,主要给基层提供业余文艺培训服务,帮助农牧民建立自己的乡村业余乌兰牧骑,给他们排演节目,组织演出,乌兰牧骑队员与村民同台演出,既拉近了关系,又提升了农牧民的文化素质水平。阿拉善左旗乌兰牧骑尝试进行全方位、精细化的服务,采取集中演出与分散服务结合的方式,推行小分队机制,小分队为特别偏远的农牧民上门服务,在人口集中的区域则设立固定演出服务点,形成常态化演出。同时,阿左旗乌兰牧骑还开设了微信公众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推送主旋律、正能量的演出、微视频等作品,让群众便捷地获取文化服务。 植根基层、心系群众,永远风雨无阻陪伴您。60年来,乌兰牧骑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宣传者,更是践行者。如今的乌兰牧骑紧跟时代又执着坚守,他们不忘初心,在时光的打磨下焕发出新的生机。草原上,乌兰牧骑的歌永远也唱不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