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读书指南 > 小说品读 >

《柔软的湖水》:身份的重建与祈祷的方式


    显然这是一个诞生于婚姻内部的作品,或者说更近似于一个片段。于无尽的时间之河而言,世间的一切无非皆是命运对万物生命的一次次截取,也唯因如此,尘世中一切或苦涩或甘美、或满怀希冀或心如止水的繁复存在,方有了不息不绝之隽永如缕与跌宕绵长。弃绝了短暂妙美后的婚姻,急不可耐地呈现出满目的琐碎无奈,毫无掩饰地展露着卑俗与庸凡,婚姻中的两个个体,仿佛懵懂中行进于漫长幽暗的隧道而发现时惊觉已然进退维谷。婚姻的真相,在两个彼此热爱的生命走进一个屋檐之后,于最短时间内迅速大白于生活的天下。迅速到以至人们开始怀疑曾经的妙美是否真的存在。若果然并未存在过,那么是何种魔法让两个陌生人情愿莫名地走进婚姻的方寸天地,并走到今天,而若果然存在过,那么是什么样的力量这样残酷而从容地完成了对情感的全新驯化?一切都成了天问,无解之谜,成了摧毁心神的不安,恒久的掺杂着庸凡焦虑的不安。
    在《柔软的湖水》中,婚姻家庭此刻所给予女主人公的,便是于道貌岸然心灵粗鄙的丈夫无边谩吼中,时刻弥散的漫长的不安,亦因由这样的不安,章蕙深感自己的精神已沦落为生命的茫然无措,对家庭这种存在方式的质疑,继而诱发的是灵魂对宁静的刻骨丧失。此刻的茫然无措与刻骨的不安,已然不仅仅是作品的主人公章蕙,而是于读者、甚至是婚姻内外每个有着独立思考的个体生命而言,无疑皆是致命的无望与深深之哀伤。正如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法国思想家蒙田:人类的所有不安,就是回到家里也静不下来。
    事实证明,人类婚姻的出现、进程以及其最初的使命与意义,于今天,似已全然无需考证会探究,因为这一切与婚姻作用于当下时代的人群所愈见凸显的百感交集,因其命题太过宏大与繁复,唯有将其忽略为无了,唯有以无声对抗婚姻最大的发声。
    作为婚姻的构成主体的人,同时更无可规避地担当着婚姻消耗品的身份,构成主体与消耗品,仿佛大地之上的夜与昼,相互提醒并相互印证着,婚姻这个人类社会百感交集的社会奇观。
    足以令人慰藉的是,事实上作者于作品中真正意在完成的主旨,并非是对于婚姻问题的探究与考证,正如主人公章蕙创作的那幅“湖水中的凤凰花”的“虚的花实的水”一般,作品中无处不在的婚姻气息与元素,于主人公日渐明洁朗润的心灵之光之映耀下,恰恰已然成为了氤氲斑驳的背景,成了莫奈神奇睡莲下的愚顽之泥,以及那些纠结于泥水中的杂芜的根脉。恰是这些深埋于淤泥深处的根脉,为那些必然将要盛放的睡莲汲取养分,为淤泥中生命的持续生长与绽放提供着无限的可能,并从而使得愈来愈尴尬的婚姻,从当下社会繁复无奈的难言之隐,转而成为一种耀眼盛开的暗处的必要存在。
    婚姻中一路摸爬滚打身心俱疲的章蕙,命运中起伏跌宕惶惑的章蕙,隐忍无望、精神萎靡纷扰的章蕙,被湖水渐渐救赎的章蕙,于湖水的启迪中重生的章蕙……不得不说,从作品之内主人公最后的画作,到作品之外作者的文本,这由内而外一路蔓延而来的执拗安静的心灵气蕴,穿过婚姻的淤泥浆水,正以石缝中种子的原始太初的力量,于读者心中完成了一次次破土,复于全新的晨光中缓缓绽放,为拂晓的大地提供着惊艳、瑰丽的危险之美。
    现实秩序中的婚姻于是被作者重新揭示,而被婚姻消耗的人的身份,亦被作者在对湖水与灵魂的倾听中悄然重建。
    毋庸置疑,任何一种艺术作品,一旦与人的心灵相抵,必会温暖地为读者提供出或多或少的宗教指向与蕴意,这应该是一种感人的姿态,是艺术对尘世生命的高调救赎。关于艺术与宗教,卡夫卡坚信“写作是一种祈祷的方式”,而事实上,主人公章蕙的绘画更不啻为“一种祈祷的方式”,章蕙正是以着这样的祈祷,在身心几欲沦陷的沉重时分,下意识开始了以画笔为书写的祈祷,并幸运地在祈祷中听到了神明的回应,获得了其赋予自己心神的力量,从而得以安静地收纳了这个不确定不完美的尘世。章蕙在上苍的眷顾中发现并感受着爱,她毫无保留地对生命对艺术对亲人对一切美好的事物注入自己的爱意,宁静,隐忍,欢畅,并这一切事物也反向给予给她更明丽的回应,润泽着她的心魂,此刻她不再是婚姻简单的消耗品,而是在一些秩序的重归中,抵达了身份的重建。性命被心魂搭救,而心魂自此有了安放,正如英国谚语所言:心灵并不在它生活的地方,但在它所爱的地方。
    在所爱的地方,是的,有爱就必会有祈祷,如文本中章蕙执意拿起的画笔,亦如文本外创造文本的作者,这种创造本身就是一种祈祷,祈祷命运中所有焦切不安远离我们的身心,祈祷我们于星夜,可以倾听到湖水信仰般的倾诉,威尔士诗人牧师乔·赫伯特说:“在平静的水中,神会保佑我”,也正是这样的重建与祈祷,使得作者对生命有了全新的审视,对人类精神力量、爱的强大瑰美的存在完成了勇敢地佐证,最重要的,当生命与心灵双双远离了惶惑、焦切与不安,作者的文本已然无形中,具有了文学作品弥足贵重的更为深远的艺术属性,并借于此,直达文学与人性隐秘的最深处。
    作者简介
    贺颖,中国作协会员,第八届辽宁文学奖诗歌奖获得者,辽宁作协特邀评论家,诗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