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叶形制的公道杯。 由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流动博物馆)、中山市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永远的‘中国白’”——广东省博物馆藏明清德化白瓷展正在中山市博物馆展出。11月23日上午,福建省博物馆考古部研究院栗建安研究员来到中山市博物馆,向众多瓷器爱好者介绍明清德化白瓷的艺术特色、工艺特色和发展历程、考古发现、海外贸易和流通等内容,从更深层次上解懂白瓷艺术。 “猪油白”从何而来? 福建德化是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与江西景德镇和广东潮州齐名。它为何会选址在深山之中?栗建安介绍说,德化中心窑址位于福建中部戴云山腹地,此处瓷土资源丰富,水源充足,是烧制瓷器的理想之地。“特别是它离当时的泉州港很近,交通运输方便。” 晚唐五代时期,德化窑口就已经开始烧制瓷器。宋元时期,德化窑开始烧制青白瓷和白瓷,直到明代中叶德化窑才开始烧制胎釉晶莹温润的白釉瓷器,其胎质坚实致密,俗称“糯米胎”;其釉剔透光滑,白中微泛黄,俗称“猪油白”或“象牙白”。 栗建安介绍说,实际上,德化白瓷的烧制也有当时的文化需求:“对玉的崇尚,促成古人生活使用的瓷器极力追求玉器的质感,越窑、耀州窑、景德镇的青瓷都被称之为 ‘似玉之瓯’,‘莹缜如玉’。然而综观这些类玉之瓷,虽然工艺精湛,颇具玉器的温润,但是世人多嫌其轻薄,缺乏玉器的凝重感。直至明代,德化窑采用优质高岭土等原料经过反复研制实验,生产出一种特殊的白瓷:瓷质致密,胎釉纯白,浑然一体,洁润滑腻,如脂似玉,整体晶莹剔透,进一步将追求玉器质感的完美性发展到历史的巅峰。明代中叶大航海时代来临后,德化白瓷更是风靡欧洲大陆,对欧洲社会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被欧洲人誉为“欧洲白瓷之母”,其釉色更被赞誉为“中国白”。 为何德化能烧制出如此瓷质细密的“猪油白”?在展览导赏时,广东省博物馆的导赏员伍莉莉解密道:“白瓷之所以呈现白色,在于铁、钴、镍等过渡性元素含量非常低。德化的高岭土内铁元素含量低,所以烧制后呈现出乳白如脂的白色。” 然而同样是白,德化白瓷也经历了“白”的演变,栗建安表示,德化白瓷在宋代时呈现出青白,元朝为黄白,明代才成猪油白,而到了清朝就是纯白的。“这除了和烧制技艺有关,也和当时人的审美变化相关。” 宋元外销瓷的“大拿” 在此次展览中,广东省博物馆从馆藏的明清德化白瓷中精心挑选出100多件(套)白瓷器,按藏品器形,展览分为 “庄重典雅的陈设供器”、“神形俱佳的人物塑像”、“晶莹精致的文房雅玩”和“温润洁净的饮食器皿”等四个部分内容。在其中既可以看到典雅简洁的花觚,也可以看到蟠螭纹作提梁的酒壶,既有以螃蟹装点的托盘,还有海棠叶形制的公道杯,构思之巧妙、工艺之精细让人慨叹。导赏员伍莉莉表示,德化白瓷不求色彩之华丽,而是追求单纯、素洁、典雅之美,对所利用的材料有充分的认识,设计定位与取向准确,充分显示着历代匠师的创造智慧。 德化白瓷受人瞩目的作品除了器皿雅玩,还有神形俱佳的人物塑像,伍莉莉说:“德化瓷土优良,很适合烧制圣洁的白衣观音。所烧制的观音,洁白无瑕,温润如玉,充分展示了其超凡脱俗、慈悲为怀的大度气韵,给人以力量、信赖和希望的感受,很容易唤起人们的崇敬和信仰。这些塑像输到国外,引起强烈的反响,在日本及东南亚佛教国家备受喜爱。”在展览中,多尊佛教造像形神兼备,线条清晰、简洁,柔媚流畅,圆劲有力。 说起人物塑像,不得不提明代瓷塑家何朝宗,栗建安在讲座中介绍,何朝宗的瓷塑作品,吸收泥塑、木雕和石刻造像的各种技法,结合瓷土特性,博取各家之长,形成独具一格的“何派”艺术。他所塑造的各种古佛神仙,发挥传统雕塑“传神写意”的长处,微妙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富有神韵。展览中也特别有一篇幅展示明代德化制瓷名家的印鉴。 栗建安还表示,据考古发掘出土资料表明,在碗坪仓窑遗址出土有北宋至南宋初的青白瓷残片,在屈斗宫窑遗址则发现有大量元代烧制的青白瓷。另有历史资料记载,德化窑经过宋、元时期的稳步发展后,特别是元代所生产的青白瓷,很大部分是通过海陆运输销往海外。“在亚洲非洲的外销瓷贸易接受国的中国瓷器遗存中,都有德化窑实物,有的地方还占有很大的比重,且与在中国的德化窑址直接对应。至南宋时期,泉州港的地位提升,使得德化窑系产品的出口量大增,元朝政府更加鼓励对外贸易,在泉州设市舶司,使身处泉州当地的德化窑系成为了对外贸易的主力。也有学者考证,宋代以来外销瓷的一大部分,是从泉州登舟发舶的。到了元代,泉州便扶摇直上,升为世界贸易大港,陶瓷由此外运,数额更大。所以,位于泉州境内的德化窑及漳州、晋江等窑就承担了泉州港外销瓷贸易的主要生产任务。”德化窑历史悠久,历经了千年的风霜,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在世界陶瓷史上“中国白”一词也就成了德化白瓷的代名词,“中国白”原文(BLANCDECHINE)是法国人对明代德化白瓷的赞誉,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瓷器之上品”。 ●展览时间:2017年11月18 日至2018年1月14日 ●展览地点:中山市博物馆 文/本报记者冷启迪图/本报记者孙俊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