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言漫谈 >

古人之“冠”具有礼仪性


    冠与帽,常被人误为一物异名,今有帽无冠,故好像“帽”是口语,“冠”是文言。如拍证件照时,常书面告知“要求免冠”,这个“冠”实指帽,不说“脱帽”而言“免冠”,似乎比较典雅。其实不知古代冠帽是二物而误用。
    古代有冠有帽,二物虽都加于人首,但差别甚大,到现代用的引申义,也各肖其祖。
    二字构意已显不同。“帽”,初文作冃,原形就像一个倒覆的钵头。“冃”字,先变作“冒”,后来变“帽”字。帽的基本动能就是将上半个头全覆盖。以后帽尽管品式五花八门,但都有此圆形覆盖的基本部分。而“冠”,《说文解字·冖部》说:“冠,絭也,所以絭发,弁冕之总名也,从元,元亦声,冠有法制,故从寸。”这是个由冖、元、寸三体构成的会意字,元亦声。冖《玉篇》释“以巾覆物”,程度轻于帽,蒙盖较浅;元,头;寸,法度,合之为按礼制蒙盖头之巾。这就像简易的束髻小冠:用一块帛或皮,如覆手正罩头顶的发髻之上,以笄固之。宴居、朝礼宾客时都可服用。冠出现后,根据礼制的要求,发展出很多品类,很快产生了最复杂的冕冠。到汉代,“冠”成为弁冕和各种冠的总称。
    帽只是为保暖御寒,而冠的功用有三:固发、饰首、示礼。所谓饰首,即作头上美饰,此为其装饰性。所谓固发,因中原的汉人留发、结发,冠可以“絭发”,即以约束发,此为实用性。冠的主要功用是显示礼制,故更有礼仪性。礼仪性决定了它的构成。上古的冠,有一些基本的部件。一、长尺有数寸、穹庐状弯曲的冠梁。二、罩在发髻外周的冠圈,此又谓之“頍”、“缺项”、“武”、“委缨”。三、将冠横穿,固定发髻的冠笄。四、结于冠圈、下垂到颔下作结的两条缨带。若一端结于冠圈,绕于颔下,再上系于冠圈的丝带叫纮。五、两条冠缨打结后多余而下垂的冠缕,即緌。冠的礼仪性体现在色彩、质料、形制,目的为显示人物的身份、官爵与适应各种礼仪要求,即用于不同的礼仪场合。如天子玄冠朱缨,诸侯缁布冠缋(赤色)緌,大夫士则缁布冠青缨无緌。斋冠,诸侯玄冠丹缨,士人玄冠綦缨。凡丧祭、婚仪、田猎、朝事、燕居、斋戒等,自天子至一般士人,戴冠都有定制。上古常见之冠,除冕弁外,还有束髻小冠、缁布冠、委貌冠、章甫冠等。春秋时孔子居鲁、居宋,常戴章甫冠。章,平;甫,方,平正而四方,这是商代的祭冠。
    到了秦汉,冠制更细,冠品更多,并延用后世。如通天冠,高九寸,汉时多前倾,后世多后仰;内衬黑介帻,冠外再加冕,皇帝专用。武梁祠汉画像石《荆轲刺秦王》图中的秦王所戴即此冠。高山冠,方高而前有山(冠中高起如山),为使者、谒者(掌迎宾事)、仆射(尚书省主管)所用。委貌冠,承周制而变,形圆而倾斜,前高后低如覆杯,近似皮弁冠,大射辟雍时,公卿、诸侯及在朝大臣服用。獬豸(解廌)冠,又称法冠。獬豸为传说中独角神羊,主触不直者,象征执法公平,其冠方形,两角外展,高五寸,为御史等执法者服用。《太平御览》卷六八五引《唐书》曰:“侍御史朱放请复置朱衣豸冠于内府,有犯者御史服以弹,后御史张著服之以弹京兆尹严郢。”进贤冠,即儒冠,前高七寸,后高三寸,缨长八寸,内外文官服用。鹖冠,鹖鸟好斗而至死不却,故冠顶插鹖毛以示英武。冠呈方形,有前低后高之外筒,内衬帻,最早赵武灵王以赐武士,秦汉武官常服。此外,还有武弁大冠、远游冠、蝉冠等著于世的名冠。
    “冠”即古代头衣之冠,是中国古代官制文化的结晶。今天虽已不见其物,但许多成语中常见到它:冠盖相望、冠冕堂皇、衣冠楚楚、衣冠禽兽、怒发冲冠……不能将它们小看作帽,如要译为今语,勉强可作“礼帽”。在“夺冠”、“冠军”等常语中也能见到“冠”的踪影。“冠”的许多引申义如超群义、第一义、贯穿义,都用于今。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中文系、汉语史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