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中的国语运动(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7:11:07 中国科学报 汤奇学 参加讨论
1917年以前,民国政府教育部仅对确定国音较为重视,对何时用国语教学没有提及,总体上比较消极。随着国语运动的发展,民国政府教育部受到触动,自1918年起逐渐积极起来,采取措施,推进国语运动,最终于1920年决定在国民学校用国语代替国文。这显然与国语运动的推动分不开。 国语运动大大促进了中国文化教育的近代化。其对中国社会文化走向近代意义至巨,无数事实可以证明这一点。 短短四年,国语运动成果辉煌,是众多因素汇聚而成的结果。第一,有一个以胡适为主将、以陈独秀为帅的团队。团队成员都是兼通中西、学养深厚的学者,其中大多数是语言文字学专家;第二,搭上了新文化运动列车。新文化运动一开始就得到不少人尤其是青年的赞许,有《新青年》这个平台,国语运动起点就比较高;第三,借得五四运动东风。“五四”前,国语运动在北京影响较大,但就全国范围来看,影响很小。五四运动对国语运动,可谓强劲的东风,使国语运动形成不可阻遏的态势;第四,有北京大学为背景。尽管陈独秀、胡适等从不借用北大金字招牌以壮声威,但在客观上,外界总是把国语运动和北大联系在一起。北大的号召力岂可等闲视之;第五,获得教育部的支持。民国北京政府教育部代表政府主管语言文字,其取向十分重要。自1918年起,采取措施,积极推动国语运动;第六,社会发展、社会需求是国语运动最基本、最根本的动力。进入民国,至少在理论上,贵族的文言应当被国民的国语替代。不过需要指出,社会发展、社会需求仅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一般而言,不会直接变为历史现实;要使之变为现实,必不可少的是人的努力。 新文化运动中国语运动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主要是片面性。首先,把文言文定为死文字,把白话文定为活文字,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际上都讲不通。文言文与白话文都是汉语,只是演变的路径很不相同,结果也不同。还应该看到,白话文和文言文的差异在某些地方是文化的差异,随着教育普及,民众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国语对文言会有更多的汲取。 其次,过分强调了国语文学对国语建设的作用。优秀的国语文学作品,固然有多方面的示范作用,对国语的形成发展确实有很重要的价值。但是仅依靠国语文学,所得国语是很不完整的国语。还要看到,除文学的国语外,还需要大量非文学的国语,如科技著作、各类应用文等所用的国语,总之,建设国语不仅是文学家的事,各领域尤其是教育界人士都应参与其事。特别要尊重平民百姓的创造力,他们创造了大量形象、生动、活泼的词语和民歌、民谣等民间文学,对国语建设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虽有瑕疵,无妨肯定新文化运动中的国语运动对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作出的巨大贡献。 (作者系徽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国古代对语言起源的传说
- 下一篇:匹配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