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其他分支学科 >

语言文化保护需重视语言功能 关注语言活力和语言认同——《从语言功能看语言文化保护的复杂性》简介


        论文作者简介:
        姚春林,华北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 社会语言学、濒危语言学、复兴语言学、语言习得研究;贾海霞,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教师,全国彝语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成员,研究方向: 民族语言文字标准化、信息化,社会语言学。
        基金项目:
        河北省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项目“语言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中外比较研究( BJ2014081) ”、国家民委一般项目“澳大利亚原住民语文政策研究: 兼论对我国民族语文保护的启示( 2015-GM-065) ”、第53批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中外语言保护典型个案研究( 2013M530825) ”阶段性成果。
        文章主要观点是:语言功能不仅包括工具性功能,还包括语言的文化性功能;在语言文化保护工作中,应该重点关注语言活力和语言认同两个方面。具体而言,文章论述了语言文化保护工作的紧迫性,并且认为语言功能中的语言的工具性功能和语言活力相关,语言的文化性功能和语言认同有关,文章从语言使用情况的实证研究中得出结论,认为语言认同与语言活力之间没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文章最后根据以上研究得出语言活力与语言认同的关系对语言保护的启示。
    文章的具体结构如下:一、语言保护的紧迫性;二、语言功能、语言活力与语言认同;三、语言活力与语言认同的实证研究;四、语言活力与语言认同的关系对语言保护的启示。
    文章认为,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语言保护是保护文化的前提和基础。当今世界语言发展呈现分化趋势,语言保护工作也面临着挑战。当今世界的语言中,强势语言的使用者不断增多,弱势语言的使用者不断减少,一部分语言成为了濒危语言。就中国而言,中国有56个民族130多种语言,我国在相关法律和会议中规定和强调了必须保护语言文化和各民族权利。
    一般而言,人们对语言的交际功能多有关注,语言学家雅各布逊( Jakobson)和韩礼德(Halliday)对此都有相关的理论研究。但是文章认为,我们更应该关注语言的其他功能,文章把语言功能分为工具性功能和文化性功能两种,工具性功能即语言的交际功能,文化性功能则与语言的习得、使用、态度等相关。这两种功能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但是两种功能之间也存在矛盾,主要表现在,如果仅看语言的工具性功能,人们就会认为语言趋同是良性现象,没有必要保护语言多样性,但是语言的文化性功能认为语言是人与自然斗争的结晶,应该保护语言文化多样性。这种矛盾性就为语言保护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语言活力和认同在语言文化保护工作中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语言活力就是语言的生命力,联合国将语言活力分为了六个等级,即安全、脆弱、明显濒危、严重濒危、极端濒危和死亡。我国的民族语言处于脆弱到严重濒危之间。语言认同是语言使用者对语言的看法和评价,现在为止没有公认的测量方法或工具。从语言文化保护工作来看,我们应该增强语言的活力和语言认同,这有利于语言良好的代际传承,增强语言认同感,发扬语言文化。文章认为,语言活力和语言的交际功能相关,而语言认同与语言的文化功能相关。
        文章中展现了作者进行的语言活力和语言认同的实证研究。华藏寺镇的语言使用调查结果是,华藏寺镇的藏族处于藏汉双语使用的语境中,且汉语环境好于藏语环境。藏语使用存在代际差异,其语言活力等级是脆弱,被调查对象对藏语文态度都很积极,有较强的藏语认同,大部分被调查对象认为当地理想的教育形式是采用汉语沉浸式教学。而在马克堂镇的语言使用调查中,马克堂镇是藏汉双语环境,藏语环境好于汉语环境。几乎所有民族都会讲藏语,被调查者在母语习得期也只学会了藏语。藏语几乎是马克堂镇唯一的交际语,在交际中被调查者不会藏语时才使用汉语,大部分被调查对象认为当地理想的教育形式是采用藏语沉浸式教学。鉴于此,马克堂镇藏语的语言活力等级是安全。
        文章认为,语言活力与语言认同之间的关系没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这是因为不论是汉语沉浸式教学还是藏语沉浸式教学,被调查者在教育方面做出的决定都出于实用目的,且在语言活力方面,马克堂镇强于华藏寺镇,在语言认同方面,马克堂镇和华藏寺镇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
    作者从语言活力和语言认同的关系角度对语言文化保护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其一,继续坚决贯彻党和国家的语言文字保护政策,给予民族语文应有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其二,努力发展双语教育,注重培养语言认同;其三,要正确认识语言保护和语言发展的关系。
    (本文刊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年05期)
    (中国社会科学网 张卓晶)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