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评论 > 文化时评 >

“凡尔赛文学”:调侃还是炫耀 “凡尔赛文学”火遍整个网络,关于这一网络文化现象的讨论仍在继续。对于这种现象,大家的看法各有不同。人们对“凡尔赛文学”现象的戏谑,反映出社会对真诚表


    
    
    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是奢华贵气的代名词,“凡尔赛文学”概念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与之相关。图为凡尔赛宫内景。资料图片
    
    网友总结的“凡尔赛三要素”。资料图片
    最近,“凡尔赛文学”在网上火了,“凡尔赛文学”作品不断涌现,还上了热搜,微博、抖音、知乎、百度等平台上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都有很高热度。此前局限于圈层的“凡学”破圈而出,“凡尔赛研习小组”受到关注,“凡尔赛文学”概念演化过程得到梳理,一些名人的“凡尔赛”言论也被挖掘出来。一时间,形成了一种值得思考的网络文化现象。
    1.“凡尔赛文学”是什么梗
    有人指出,“凡尔赛文学”概念受到了讲述法国凡尔赛宫贵族生活的日本漫画《凡尔赛玫瑰》的启发。凡尔赛是法国的一个小镇,距巴黎十多公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曾在那里建造了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使它成为奢华贵气的代名词。
    根据网友的总结,“凡尔赛文学”是“一种表演高级生活的精神”,但又不正面、直白地描述或展示生活之高端,而是用轻描淡写的语气和言辞,看似漫不经心地说某个话题或故意流露出某个细节,来展现自己高人一等的优越感。所以,有人提出,“凡尔赛文学”是“用最低调的话,炫最高调的耀”;也有人把“凡尔赛文学”的内容概括为漫不经心地做作、故作困扰的炫耀、欲拒还迎的责怪。还有人总结了“凡尔赛文学”的三大要素,即先抑后扬、明贬暗褒,自问自答,灵活运用第三人称视角。
    笔者认为,网上流行的“凡尔赛文学”应区分为两类。一类是真心炫耀。此类“凡尔赛文学”所表述的内容或许是真实的也或许是虚假的,但不论如何,创作者自我炫耀的心态是真的,这可称为炫耀的“凡尔赛文学”。另一类则是借此调侃。此类“凡尔赛文学”只是借用这种网络流行句式,完成某种话语修辞,并非为了炫耀,而只是为了营造场景、增强思想或情绪的表达效果,这不妨称为形式化了的“凡尔赛文学”或者作为文体的“凡尔赛文学”。二者的区别类似于真实的街头叫卖与舞台上的《卖布头》,后者更具欣赏性。
    2.“凡尔赛文学”里的心理与修辞
    区分两种“凡尔赛文学”,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发现其文化和心理基础。作为炫耀工具的“凡尔赛文学”,植根于人性深处的炫耀心理。炫耀之心,古已有之。《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项羽富贵还乡的渴望,不但表现出炫耀之心,而且表明熟人社区是更好的炫耀对象。这或许也为“凡尔赛文学”多现于朋友圈提供了佐证。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笑话,某人家贫,吃不起肉,出门时用肉皮把嘴抹得油光锃亮,让人以为自己吃了肉。如果说项羽尚属“实力炫耀”,肉皮抹嘴者则是“打肿脸充胖子”,用嘴上浅浅的油光来暗示腹中大有油水,这一细节很得“凡尔赛文学”之真谛,也说明“凡尔赛文学”有深刻的心理基础。
    作为文体的“凡尔赛文学”,实际上是一种修辞术。通过运用诸如正话反说、翻转、对比、错位等各种手法,造成强烈的场景效果,带给人超越语言之外的感受。网友说李白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是古人的“凡尔赛”,这当然是戏说。但这种修辞技巧其实古已有之。《世说新语》记载了谢安的故事。淝水之战时,谢安正和人下棋。一会儿战报送到,谢安看完,没有说话,继续下棋。对弈者探问战局如何?谢安不动声色地答道:“小儿辈大破贼。”在捷报面前,谢安的气度表露了真正的贵族气质。如果我们脑补一下“小儿辈大破贼”这句话的场景效果,可以品味到其正体现了“凡尔赛文学”之修辞精髓。
    时下的文化热点大多离不开网络传播环境。“凡尔赛文学”成为文化现象也与互联网的传播特性分不开。当下,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让人们时刻沉浸在网络语境之下。网络不仅传播热点,而且制造热点。网络平台不但决定我们“怎么看”,而且决定我们“看什么”;不但决定我们“说什么”,而且决定我们“怎么说”。换言之,网络不仅促使人表达心理状态,而且帮助人完成表达的修辞。同时,互联网强场景化、强互动性的特点,放大了情绪易于互相影响的特性,并使其传播更加便捷。“凡尔赛文学”具有语义浓缩、形式固定、场景生动等特征,又反映社会心理心态,十分符合网络传播的需要。
    3.热衷于“凡学”可能影响青春的选择
    对于“凡尔赛文学”及其流行,应辩证分析,理性看待。作为炫耀的“凡尔赛文学”以“晒生活”之名行炫耀之实,流露出不健康的心态。如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所说,“一个人越自卑,寻求优越感的要求就越强烈”,优越感和自卑感是一块硬币的两面,而自卑又是焦虑的孪生子。即便是前文所述项羽式的实力炫耀,背后埋藏的也是缺乏自信的心态,肉皮抹嘴式的“炫耀”,更是阿Q精神的变体。刻意打造“高级生活”来填补空虚的内心,反映的是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可产生落差之后的“过度补偿”心理。这样的“凡尔赛文学”实质是网络环境里的表演行为,暴露出虚伪的人生态度和扭曲的价值观念。
    如果只是把“凡尔赛文学”作为修辞术,进行玩“梗”的文字游戏,调侃自嘲,放松心情,只要不对他人造成攻击和伤害,偶一为之,倒也无可厚非。生活在快节奏的当代社会中,确实需要解压阀,这类“凡尔赛文学”像无害的“自黑”或“吐槽”,起到了情绪解乏和缓解焦虑的作用。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凡尔赛文学”值得鼓励。语言是思想的外壳,修辞看似外在形式,其实对审美趣味、思想言行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凡尔赛文学”的过度传播,可能催生、助长玩世不恭的心态,损害对待生活、对待自我的正确态度。
    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9.4亿,青少年网民占有相当数量。网络文化质量直接关系社会文明素养。目前,“凡学”在多种文艺作品中都有所表现。一些文艺作品不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却热衷贩卖富贵奢靡的想象,用虚假的臆想替代丰富的生活,把美好的理想折现为实利化和物质化的内容,以他人眼中的“成功”定义自我价值和人生意义,在做作中迷失自我。尤其是对青少年网民而言,如果热衷于“凡学”,沉迷于修辞狂欢带来的心理快感,很有可能影响青春的选择,放弃脚踏实地的奋斗,错过人生最美丽的风景。
    网络流行词火得快,消散得也快,也许过不了几天,“凡尔赛文学”就会和许多曾爆红的“梗”一样,被网友创造的新“梗”代替。但是,“凡尔赛文学”的流行给我们的提示不应轻易忘却,这就是网民的心理状态需要更多关注和疏导,自我表达也需要更有效的引导。
    网络文艺对此责无旁贷。在互联网环境中,泛文艺已成为网民在社交网络中自我表达和互相交流的重要手段。在网络社交大潮中,时起时落的各种“梗”,生动说明了这一点。而网络文艺往往成为“梗”的原型和来源。当前,面对不断拓宽的互联网空间和覆盖人群、领域越来越广泛的网络生活,更应生产创作数量更多、用户更细分的网络文艺作品,以滋养网民的心灵,增强其精神力量,提高其审美素养,引导他们把注意力转移到发现和弘扬蕴藏于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中的生活之美、人性之美、理想之美。
    (作者:胡一峰,系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副主编、编辑部主任,本文系2019年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项目“新时代中国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