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韵合欢壶 蟠垆壶 仿青铜纹三足鼎壶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家藏的一把顾景舟的仿古壶是我父亲的至爱,有时还会拿来泡茶。父亲告诉我,好壶就是盖子与壶身严紧无隙,注水入杯静若倒油,水柱不散。“文革”时怕抄家,父亲叫我大哥把壶带到了重庆,这件宝贝侥幸留存下来。 就是这把顾景舟的仿古壶,决定了我从事紫砂艺术的创作之路。 顾景舟的仿古壶以其流畅的线形使紫砂泥朴实的材质富有了灵动和张力。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茶壶的嘴都是圆的,这把茶壶却不是,它是椭圆形的。原因是什么?壶身这么大,要照顾线条的协调度。壶的线条从底足到盖子的过渡是一口气,连绵不断,包括嘴和把的处理,每一根线条都像行云流水一样在动。 时光流逝,顾老的身影成为我事陶的榜样。几十年来,我一直在破解关于朱泥大品的制作和烧成问题。自古朱泥无大器。朱泥土胎色泽艳润,深受历代紫砂人的喜爱,但为何又举步维艰呢?朱泥紫砂壶的制作从工艺上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含铁量和石英成分多,朱泥的收缩率和变形系数非常高。温度高了就要起泡,温度低了没光泽。 我制作研究朱泥壶已有30多年,在多次失败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同样一块泥土,在不同的温度下,呈现的颜色各不相同。烧好一把朱泥壶的前提是,要在选矿、配土、颗粒比例、火点的精准等一系列工艺制作过程中细心把握。 黑朱泥鎏金井栏八卦壶是以小篆阳文表现的八方壶。壶身的每一个块面,与之相邻斜边的角度必须相同,身筒与上下之间块面的对接线必须相等。在手工成形的操作步骤上,必须对泥片干湿度的控制及连接泥片的稀泥处理得恰到好处,不留任何细微空隙。由于朱泥泥性的收缩率大,既要处理好整体的形,又要考虑到烧制收缩过程中的整体变形系数,制作难度非常大。 我将青铜时代用来装饰各种礼器、祭器、酒器、水器的花纹样式移植到紫砂创作上。鎏金双龙耳盘口瓶是以唐代双耳盘口瓶为基础,瓶内口为鎏金回纹,瓶颈为夔龙纹与多层回纹,瓶肩为青铜波形纹及双层回形底纹相衬,并在壶腹下部饰以蝉形蔓夔龙纹。双龙耳把以堆塑技法嘴咬瓶口脚蹬瓶肩,二龙相互对应,产生了一种动态中的柔和美。 蟠垆壶的原型是“大明宣德炉”。该壶器型端庄古朴,线条流畅,质地红润。壶身巧饰八条夔龙纹带,与壶钮的镂空云龙合数为九,象征九五至尊。它是青铜器纹饰与紫砂装饰艺术相融合的代表作,既满足紫砂艺术的创新要求,又完美呈现了成型工艺、装饰工艺、材料工艺和烧制工艺的精髓,无愧于“文质并茂足可传世的紫砂鸿宝”。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