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评论 > 文化时评 >

陆汝卿:《纳德与西敏:一次别离》:窥见伊朗社会的内核


    今年,《一次别离》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这也是时隔13年后,伊朗电影又一次进入奥斯卡评委的视野。
    1999年,一部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伊朗电影《小鞋子》向世人展示了简单质朴的儿童世界。以其为代表,从1980代末到1990年代中后期,多部伊朗儿童题材影片在各大国际电影节载誉而归,让伊朗打上了“儿童片大国”的标签。如果说《小鞋子》入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是伊朗电影在西方文化视野中取得重要突破的话,《一次别离》则将人性和社会题材发挥到极致,让人窥见了伊朗社会更深层次的内核。
    在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后,一度瘫痪的伊朗电影在政府文化部门的扶植下复苏。然而,苛刻的审查制度是电影创作始终绕不过去的一道坎。伊朗电影处在一种“带着镣铐跳舞”的状态。长久以来,伊朗电影似乎存在一种二元性——不少导演采取地下拍摄的手法,绕过国内审查参加国外电影节,作品在伊朗国内根本无法上映,也就谈不上知名度,反而还会招致政府的处罚和禁令;伊朗国内则充斥着良莠不齐的商业片,由于长期受经济制裁,电影在技术上发展缓慢,艺术上缺乏亮点,而取决于观众人数和低廉的票价,伊朗国内票房也乏善可陈。在伊朗国内曾流行一种观点,认为那些受西方青睐的获奖电影大多表现社会中下层百姓和社会阴暗面,正是迎合了西方观点丑化伊朗的作品。
    《一次别离》在参选奥斯卡的过程中也受到了伊朗国内的质疑,因为离婚、“谋杀”等元素在伊朗国内始终是敏感话题,社会底层和中产阶级间的矛盾也难以得到改善。不久之前,法尔哈迪的前一部作品《关于艾利》的女一号、演员古什菲特·法拉哈尼被伊朗政府下令驱逐,她为法国杂志拍摄尺度较大的照片,严重违背了宗教的约束。可以说,法尔哈迪并不是一个受伊朗官方欢迎的导演,对此他很淡然,认为“一座奥斯卡奖杯改变不了伊朗电影”。
    法尔哈迪此次镜头下的故事缘起一个伊朗中产家庭的破裂。女主人西敏希望给女儿更好的生活,抱定出国谋生的决心要离婚;男主人纳德表面上工作体面,衣食无忧,胸中的苦闷却无处不在:生活不能自理的父亲甚至认不出自己的儿子,妻子又决然要离开这个家。唯一的解决方法是找来一名钟点女工,然而这名怀有身孕的女工被纳德在一时激动的情形下推倒,造成流产的后果,结果是,两个家庭闹上了法庭,并在错综复杂的各种社会因素的角力中被彼此一步步推到了分崩离析的边缘。
    800年前,伊朗诗人莫拉维在诗歌《笛赋》中曾倾诉过离愁别绪,而到了如今这样一个传统和现代互相交织的伊朗,电影《一次别离》所倾诉的就远不止是感情和乡愁,而是更加复杂的、交织着传统和现代的伊朗现实。
    比如正在变革中的男女关系。宗教统治下的伊朗社会历来男尊女卑,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女性自我意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婚姻和家庭中具有相当的话语权。影片中的西敏即是这样的典型,受过良好的教育,从事外语教学工作,并获得了移居国外的机会。
    比如与众不同的法律。在伊朗,故意致人流产可被认定是谋杀,至少要入狱一至三年。这和伊朗的立法根基是宗教的教义有关,这一点也使得纳德推人前是否知道钟点工怀孕与否成为了故事发展的重要条件。
    比如从伊斯兰革命前一直延续至今的阶层差距和彼此间的隔阂。影片中的钟点工拉奇耶是个来自社会底层的虔诚穆斯林,丈夫霍加特失业,还因欠债蹲过班房。巨大的社会地位差距加深了当事双方的矛盾:推人者不但否认还反告妻子的状,脾气火暴的霍加特不惜威胁纳德一家,在一无所有的他看来,出口恶气要比法律的裁判更重要——事实上,虽然在伊斯兰革命以后,伊朗国内的矛盾大多数时候被一致对外的战争情绪所遮盖,但却一直存在,各阶层不仅在生活和经济上分别巨大,在政治指向上也差别明显。
    再比如宗教。纠纷最终以赔偿的方式协商,纳德提出了最后的要求:让拉奇耶对着《古兰经》发誓她的流产没有其他原因。拉奇耶却步了,原来意外发生的前一天她在街上寻找从家里走失的纳德父亲时被车撞到,良心让她没法收下赔款,而真正崩溃的是霍加特——获赔对他而言是喘息,现在留下的只有无尽的困苦。
    故事又回到离婚的主线,但我们并不知道纳德与西敏的女儿最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最终的镜头定格在纳德和西敏身上,他们一个在门里,一个在门外,隔阂重重,心事重重,相对无语——分离的原因在此刻变得如此复杂。
    法尔哈迪的成功让他的同胞前辈难以望其项背。今年刚满四十岁的法尔哈迪曾获得舞台剧导演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他供职于伊朗国家广播电台(IRIB)专门创作剧本,并从事电视剧导演工作。2003年,法尔哈迪的首部故事长片《尘中曼舞》(Dancing in the Dust)在伊朗国内的“曙光旬”(Fajr)电影节上获得评委会特别奖,初出茅庐的他开始崭露头角。学院派的专业背景、多年的剧本创作和丰富的拍摄经验让他在电影创作中如鱼得水,随后的两部作品——《美丽的都市》(The Beautiful City,2004)和《烟火星期三》(Fireworks Wednesday,2006)——分别为他带来了华沙电影节大奖和芝加哥电影节“金雨果”奖等国内外奖项。《关于艾丽》和《一次别离》的成功,彰显着法尔哈迪强烈的个人风格,他对剧情节奏、人物关系、悬念冲突和社会背景等元素的把握之成熟,在当代伊朗导演中堪称翘楚。而纵观法尔哈迪的多部影片,通过聚焦中产阶层的生活,表现家庭伦理、社会矛盾、宗教意识等题材,他对伊朗社会的理解独到,能够很好地糅合多种元素,在场面调度和悬念设置上拿捏到位,影片的信息量也特别丰富。
    本文刊于2012年02月28日的《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