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业:盲点与疑点——方韩之争随感之三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11:11:20 爱思想 戴建业 参加讨论
方韩之争中最大的盲点是:韩寒所谓当一个作家被质疑抄袭或代笔的时候,作家本人根本无法自证清白;方韩之争中最大的疑点是:韩寒的代表作和成名作《三重门》及得奖作品《求医》、《书店》、《杯中窥人》,是否有人代笔及由谁代笔?我的这篇随感想要谈的基本观点是:“盲点”其实是个“亮点”, 韩寒所说的这个问题是个伪命题;“疑点”也并非完全不可解开的“死结”,韩寒有很多办法解开读者心中的疑团。 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抄袭之争相对容易解决,将两个版本进行比勘就大致能得出结论,在电脑上进行文字比勘比以前更加方便。当然,断定是否抄袭有时也比较复杂,比如历史上戴震与赵一清的《水经注》版本校勘之争,就让胡适先生花了近二十年时间,写了近二百万字来澄清事实。但这是个抄袭之争中的最难解的特例,通常的抄袭之争通过文字比勘就能断案。 历史上父子和朋友之间的代笔之争,大多至今没有定论,因为代笔者和被代者都已经作古,双方都是“死无对证”,如汉代班彪与班固父子《汉书》的代笔疑云,虽然有人指责班固“全无学术,专事剽窃”,从古至今便无从释疑,因为班彪既没有留下“汉书”的手稿,我们又没有办法验证班固是否真的“全无学术”。今天方舟子等人质疑的韩寒“代笔门”,比起历史上那些代笔之争要容易解决得多。方舟子等人表面是质疑韩寒十几年前的作品由人代笔,它的本质还是怀疑韩寒既没有学识,也没有才华。韩寒的青少年经历和他的青少年成就不合常理。韩寒争辩说你自己办不到的事情,没有理由怀疑别人也办不到;韩寒粉丝也认为天才本身就不合常理,符合常理就不是超常的天才。即使署名韩寒的那些早期作品是由他父亲代笔,韩寒的父亲肯定也不会站出来“大义灭亲”。这好像成了“信者恒信”而“疑者恒疑”的死结——韩寒不可能自证清白,质疑者也无从坐实质疑。 其实,韩寒本人完全可以自证。质疑者表面上是质疑他的“过去”——以常理来看在他那个年龄,在他那种水平,写不出什么《书店》、《求医》、《杯中窥人》,更写不出长篇小说《三重门》,除非韩寒真是超绝凡人的天才。韩寒和九泉之下的班固不同,他可以站出来以自己的笔墨写出妙文,以自己的口舌讲出妙语,用自己的文章,用自己的机智,用自己的才华,像他曾经在自己小说后记和文章中说过的那样,明白无误的向世人展示:“我是金子”,“我是天才”。如果他真的能露几手给大家见识见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骂人、赌咒、悬赏、告奖,所有质疑者都会闭嘴,所有围观者都会点头,所有泼在他身上的脏水都能洗刷干净,所有人们心中的疑云都将驱散。 可惜,韩寒选择“自证清白”的方法,反而越来越让人觉得他并不“清白”;他抖出那些手稿和书信的释疑,反而越来越让人生疑;他那些意气用事的回应文章,不是满嘴骂人的脏话,就是了无才气的废话;他接受电视采访的视频,反而让人看出他了无学识,他甚至荒唐到将姚文元穿越到延安整风运动。 韩寒可能没有意识到,他遇上的对手方舟子可不是个混混,他不是以体育特长生才能进入高中的学习“差生”,更不是高中一年级因七门功课不及格而退学的青年,他是一个以优异成绩考进中国科技大学的才子,一个考理科而语文成绩是福建第一的状元,是一个在美国比较好大学受过正规学术训练的理科博士,是一个头脑冷静思致严谨的“冷血动物”,更要命的他还是一个专给名人找茬的“怪种”,是一头“与人斗,其乐无穷”的“猛兽”,而不是一个听说起诉就缩手的“孬种”。 显然,韩寒低估了对手,韩寒遇到了麻烦。 悬赏解决不了问题,诅咒解决不了问题,发誓解决不了问题,“收笔”更解决不了问题,起诉尤其解决不了问题——难道一个法官说韩寒没有代笔,读者就认可韩寒没有代笔了?难道法官说韩寒是天才,人们就相信韩寒是天才了? 今天方舟子质疑韩寒“过去”的作品“代笔”,本质是看出“现在”的韩寒“不行”,只要“现在”的韩寒表现“优异卓越”,就能证明“过去”的韩寒“质地优良”。如果韩寒当众展露“现在”的才华,读者和观众自然就明白“过去”的韩寒优异,方舟子所有的质疑不攻自破,哪用得着对簿公堂?所以,韩寒只有通过“现在”的卓越才能,来证明自己“过去”的非凡才气:1、通过高水平文章与质疑者辨论;2、通过公开与质疑者进行激烈的口头交锋;3、通过与作家、学者、文学爱好者交流创作心得并一一回答听众问题。这样,是骡子是良马一目了然。 不知此时此刻的韩寒想过没有,不是他想收笔就能收笔的,下面是信海光先生看了我博客文章后的评论:“@信海光: 又出来一位重量级拳师加入韩黑阵营。作为所谓骑墙派,很想多转些方黑阵营的文章,但至今为止,还少有精彩之论,憾。”信海光可能有点误会,我并不是一个“韩黑阵营”的拳师,和信海光先生一样,我只是一个比较赞同质疑行为的“骑墙派”。我和信海光先生一样,遗憾至今没有见到韩寒一篇精彩的辩论文章,他辜负了我们这些读者对他的期待——不是想看到热闹,是想看到真相。 韩寒前天在《二月零三日》博文中宣布:“我就此事,现在收笔。”正需要韩寒用自己锋利的笔与质疑者唇枪舌剑的时候,这位文学天才却宣布“现在收笔”;正需要他用嘴为自己辩护的时候,他却回避与质疑者方舟子进行公开辩论,这很容易使人觉得他是在落荒而逃。 如果他对自己的才华有底气,如果他对“人造韩寒”质疑毫不在乎,一开始就没有必要赌咒、发誓、悬赏,如果他在乎对他的质疑,而且还要诉诸法庭,那他就不应“现在收笔”。他在《看着手稿真欢乐》的博文中说,“我还是很佩服我自己的”,现在的关键是他不能只让自己佩服自己,他要用过硬的文章和机智的辩论让我们也“很佩服”他。 如果韩寒不能用精彩之笔和机智之言来证明自己,如果韩寒拒绝与读者交流创作经验,如果韩寒躲避与质疑者方舟子进行公开辩论,就会引起越来越多读者对他的质疑,他越想“收笔”,他越是躲避,读者可能会越觉得他是个“水货”。现在正是韩寒用能力证明自己的时候。 除了用笔自证清白外,韩寒还应用口自证清白。他应该勇敢地与方舟子对质辩论,在唇枪舌剑中观众和听众会作出自己的判断。每一个在大学教书的教师,每一个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每一个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与一个同行面对面一交流,与一个对手当面进行辩论,马上就能让人看出他是天才还是蠢材,当面讨论没有办法作假,而且没有办法准备,只需要硬碰硬的才华,只需要硬碰硬的学识,哪怕你不善言谈也很容易见出真假与高低,历史上和现实中我们有很多结结巴巴的文学天才和学术牛人。只要你真的很“牛”,不会讲话照样“牛气”冲天。 学术交流,大会发言,学术演讲,都要留一点时间与听从交流,回答听众的质询和提问。高水平的提问,高水平的回答,都能代表一个人的专业水平。没有水平的人提问很臭,没有水平的人回答更臭。质疑者方舟子多次声称与韩寒进行电视公开辩论,这等于向韩寒下了战书,而韩寒至今没有接招。在电视上公开进行辩论,到底谁是好汉谁是孬种,亿万观众都会心中有数。韩寒回避与方舟子进行公开辩论,等于放弃了他“自证”才华的大好机会。 除了与方舟子公开辩论以自证才华外,他还可以通过与读者开座谈会为自己洗清别人泼在他身上的脏水。作家通常都喜欢谈自己的创作经验,讲起自己创作的人物形象总是眉飞色舞,讲起自己的优美诗句总是唾沫四溅,杜甫称“新诗改罢自长吟”,当代诗人臧克家有不可一本《甘苦寸心知》的书,专门讲自己几十年前创作某某诗的经过和心境。俄国、英国、法国那些小说家讲起自己如何塑造人物形象,比谈论自己的情人还要来劲。作家对自己得意的作品终生难忘,就像每一个人对自己的初恋终生难忘一样。可“天才韩寒”是所有作家中的“另类”,他几次说忘记了《三重门》书名的由来,而《三重门》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一个青年作家忘记了自己成名作书名是如何来的,这在古今中外大概非常少见,至少对常人来说难以想象。同时,他还经常回避谈论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创作经验,这对常人来说也很难想象,当然对于天才可能就另当别论了。 韩寒可以洗刷名声的方法很多,可以自证清白的手段很多,可惜,他只选择了谩骂、赌咒、悬赏和起诉。让“盲点”最后变成了他自己身上的“污点”,让“疑点”最后成了别人心头的“死结”。 韩寒,你自己一个大活人都不能证明自己的“现在”,你那一堆死手稿还能证明你自己的“过去”吗? 2012、2、4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韩寒:我敢跟方舟子对质是因为我屁股干净
- 下一篇:梁立俊:扳倒方舟子也扶不起韩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