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人物印象 >

他走了但依然在发光发热 83岁剧作家魏明伦成都病逝 眼角膜捐献四川红会


    

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和中国戏剧家协会昨日发布讣告和悼文: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原会长、四川省文联原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获得者、四川省艺术研究院退休专家、著名剧作家魏明伦,于2024年5月28日在成都病逝,享年83岁。
    “我死后,请把我的眼角膜捐献给红十字会,用于医学研究以及帮助他人重见光明。让我继续发光发热……”遵照魏明伦生前的殷殷嘱托,5月28日上午,在四川省红十字会相关人士见证下,魏明伦的夫人与儿子一起,将魏明伦的眼角膜捐献给四川省红十字会。
    自学成才 人称“巴蜀鬼才”
    三绝文碑戏,一生狐鬼妖,魏明伦的一生,可以说是坎坷又传奇。他1941年出生于四川内江,童年失学,唱戏谋生,艺名“九龄童”。他自学成才,在多种文学艺术领域获得优异成绩,尤其在川剧、杂文、辞赋三大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成绩卓越,有“巴蜀鬼才”之称,被认为是当代中国戏剧文学领域成就卓著、贡献突出的代表性剧作家之一。
    1950年,魏明伦进入四川省自贡市川剧团,先后任演员、导演、编剧,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转为剧团专职编剧,开始发表习作。1980年后,他以“一戏一招”的创新精神,创作了《易胆大》《四姑娘》《巴山秀才》(合作)《岁岁重阳》(合作)《潘金莲》《夕照祁山》《中国公主杜兰朵》《变脸》《好女人·坏女人》等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戏曲剧本。其中《易胆大》《四姑娘》和《巴山秀才》三获全国优秀剧本奖。1985年底,他的探索性川剧剧本《潘金莲》问世,得到了巴金、吴祖光、萧乾等人的支持,引起社会各界热烈反响,全国各地几十个剧种的二百多家剧团纷纷排演,广受欢迎。
    魏明伦于八十年代末期开始杂文创作,著有杂文集《巴山鬼话》《中国百部杂文·当代卷·魏明伦集》,还撰有多篇骈体碑文,结集《魏明伦新碑文》。九十年代后他开始涉足影视,将剧作《变脸》改编成电影剧本,影片先后荣获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合拍片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合拍故事片奖、东京国际电影节大奖等奖项。2002年,川剧《变脸》入选人教版中学语文教科书。2021年,川剧《巴山秀才》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之“百年百部”传统精品复排计划。
    2023年10月16日,“第一期全国沉浸式文游创作与运营研讨会”在四川开班,他受邀发言时,诚恳幽默地跟大家交流:“老实说,我这一辈子,写过戏、写过赋,写过评论、写过杂文,但啥子是沉浸式文游?啥子是剧本杀?我知之甚少。你们年轻人创造出来的并且深受年轻人喜欢的东西,你们才是我的师父。有机会,我要向你们好好学习。我愿意为大家竭力付出,以一个戏剧老人对戏剧的热爱,见证戏剧新苗的茁壮成长。”
    80岁时,魏明伦曾被问及人生是否还有未完成的愿望,他听了哈哈大笑:“我很满意,我说过自己是没有白活的人,值得研究的鬼。到了这个年龄,我享受的是天伦之乐和成果之乐。”
    德艺双馨 社会各界痛悼
    得知魏明伦去世的消息,社会各界人士都表示沉痛悼念。中国剧协副主席、重庆市文联主席沈铁梅表示:“魏明伦老师是我们中国戏曲界最优秀的剧作家。他最会写戏,因为演员出身,他太懂得观众的心理,他知道舞台的戏剧性。他的作品都是经久不衰的经典。对他的去世表示沉重悼念!”
    作家冯骥才哀悼道:“老友明伦离去,我心伤悲。几十年友情只有长驻心间。明伦是戏剧杂文大家,又兼能歌赋,壮美辞章,酣畅文字,精绝戏文,称雄于世。明伦辞世,是当代戏剧和文学界的损失。惟望老兄走好,家人节哀,作品长存,文坛永记。”
    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写下《悼明伦》:“长哭不起 天地悲恸 明伦我师 辞世远行 华夏奇才 蜀国精英 巴山川戏仰君传承 奇言累累 傲骨铮铮 佳作栩栩 梨园亭亭 生旦净末 丑作专工 琴棋书画 骈文独荣 往事历历 泪花深深 遥望西南 小弟跪送 明伦千古 一世英名。”
    电影演员王馥荔泣悼:“惊悉魏明伦老师仙逝无比哀痛!他是好人,是奇才。我们开全国政协会议在一个小组,多次交谈多次聚会,他对朋友热情友好、重情重义!我们永远怀念他!”
    作家张抗抗也写下悼念文字:“巍巍峨眉,浩浩岷江。明明日月,转转伦常。悠悠戏台,锵锵人物。辞赋碑文,才情超人。灼灼美德,传于后人。炯炯目光,长留人间。明伦大兄,骤然离世,我心悲戚。”
    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陈彦表示:“魏明伦先生是中国当代重要的剧作家,他的杂文和散文也写得特别好,综合度很高。我对他非常崇敬。”“他的作品都具有丰富性和深刻性,也具有很强的辨识度。他非常有思想,他的作品不仅仅是讲故事,故事的背后总是传递出非常深刻的思考——对历史的回望、对现实的反思、对生活的洞察,在同时代作家里具有前瞻性和先锋性。他的去世是整个戏剧界的一个重大损失,向先生表示致敬和沉痛哀悼。”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