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读书指南 > 图书推荐 > 成长 >

跟绘本学做有趣的父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了父亲角色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意义。父亲与母亲在教育上有很大的差异,母亲更希望幼儿参与的活动是安静的、温柔的,不可以有任何的冒险,一般不允许幼儿有自发性行为。父亲参与教养,特别注重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自主性,发挥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孩子的认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于父亲参与教养以及如何教养还十分模糊,父爱缺失、父亲教育方式不当等现象相当普遍。
    通过对100多本国内已出版的、以父亲为主要形象的绘本进行分析,笔者发现,父亲参与教养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给爸爸的吻》《我和爸爸》《一个不能没有礼物的日子》等图画书中,父亲都会表达对幼儿的情感以及对幼儿行为的支持与鼓励,具体表现为:当孩子做得对时夸奖孩子;当孩子表现好时表扬孩子;告诉孩子你爱他;喜爱亲近孩子(抚摸、拥抱、亲吻);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才能。
    在《给爸爸的吻》中,父亲表现出特别愿意亲近自己的孩子,用抚摸、拥抱、亲吻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父亲顺着“给爸爸一个晚安吻”的话题,不断和小熊聊天,把睡前准备也同时完成,我们把熊爸爸对小熊的悉心照料做简单梳理。
    父亲不断地变换动作表达对孩子的情感和关爱,孩子在父亲的不断鼓励下,不断消除对睡前的反感等消极情绪,而渐渐接受进入睡觉的准备工作,最后给予父亲一个大大的拥抱。父亲热情耐心,而不是急躁压迫,父亲的努力,不仅仅是让幼儿愿意入睡,更让幼儿感受到了父亲的和善温暖。在情感表达的过程中,父亲与孩子建立了亲密的情感关系。亲密是孩子知悉他人并被他人知悉的感知体验,是与他人共享心理空间的能力,有亲密的情感基础,幼儿与父亲才能形成良好的关系。
    注重各种互动与交流
    在《月下看猫头鹰》《美丽星期五》《我们去捉狗熊》《有些时候,我特别喜欢爸爸》《这就是好爸爸(系列)》等图画书中,父亲们注重日常生活中与幼儿的互动与交流,如花时间和孩子一起做孩子喜欢做的事;与孩子一起讨论有趣的地方(公园、海洋馆等);倾听孩子的想法和观点;和孩子谈论他们生活中发生的事;当孩子想与你聊天时,能花时间与孩子聊天交谈;关注孩子所看的书、所听的音乐和所看的电视。
    在《月光下看猫头鹰》书里,我们会发现:只有父亲的参与,才能实现小主人公在雪天月下看猫头鹰的愿望。外出探索的地点选择上,父亲也是极具男性的果敢,不是去市区里的花鸟市场看,而是去野外的大森林里看,让幼儿直接面对陌生的环境。
    父亲的参与使幼儿的探索在安全的模式下进行,父亲会陪伴左右。但是父亲同样注重幼儿的自主性,去的时候,一次也没有牵她的手,孩子一直跟在后面,父亲的步子很大,孩子在后面跟得跌跌撞撞。该停下来的时候,就用动作暗示孩子,所以,父亲的一举一动,都让孩子尝试勇敢和坚强面对,不能哭,不能大声说话,不能说苦叫累。让孩子要面对各种情况:可能有极大收获,也可以看不到猫头鹰,这就需要幼儿学会调节,控制自我情绪,不能大呼小叫。
    父亲的角色定位是男性角色模式,和母亲有极大的区别,不是安静的,不是温暖的,不是温柔的,不是甜蜜的,而是在各种冲突和困境中,让孩子逐渐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突破,自我尝试,自我成长。成长,不能在温室里进行,父亲带领着孩子走向广阔的空间。
    乐于及时关注和帮助
    《我的名字叫克里桑斯美美》《那只蓝色的鸟就是我爸爸》《爸爸,我要月亮》《敌人派》《我怎么学习地理》等图画书中,父亲为幼儿生活提供帮助,如参与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喂养、开车去幼儿园等);关注或参与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帮助孩子完成幼儿园的任务;为孩子朗读图书;知道孩子常和谁在一起玩,在做什么;鼓励孩子多阅读图书等。
    阅读《那只深蓝色的鸟就是我爸爸》这本书,我们关注着:父亲怎么调集这么多的鸟?父亲怎么飞起来?父亲怎么指挥鸟儿们听从飞翔次序的安排?父亲付出的努力让我们惊叹——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帮孩子理解一道数学应用题:20只鸟,第一次飞走了5只,第二次飞走了4只,还剩下多少只?
    父亲反复地飞起、落下,孩子没有很快就做出题目,但是孩子深切感受到父亲的爱,父亲的关注帮助,不是在口头上,不是在对孩子的呵斥怒骂上,而是落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中。
    在《爸爸,我要月亮》一书中,父亲的关注帮助也是让人感动的。夜空下,女儿看见天上的月亮,想要父亲为她摘取天上的月亮,没想到父亲居然同意了——扛来了一架长长的、长长的梯子,梯子的长度需要连续三个跨页来呈现,图画书除了用文字,就是用具体形象的画面来展现父亲对孩子的爱有多深,对孩子的关注帮助是如何倾尽全力。父亲在月空下,把梯子架起来,靠着月亮,一步步地爬上梯子,一直到达月亮跟前,和月亮商量:可否变小一些和他的女儿玩一会儿。月亮居然同意了——大概也是被这位父亲感动了!女儿就这样获得了与弯弯的月亮相处的珍贵体验。
    这两部作品虽然都是运用幻想的方式,但情感的本质是一致的——对孩子不遗余力地关注帮助。父亲的关心帮助,不仅帮助幼儿理解新知识,更是让幼儿感受到父爱的强大有力、深厚宽广。
    进行必要的管教和约束
    《睡觉去,小怪物》《开心父子(系列)》《美丽星期五》《和父母相处》等图画书中,父亲对幼儿进行管教和约束,如制定规则约束孩子的行为;制定并执行家规;管教孩子等。
    在贝贝熊系列之《和父母相处》一书中,第一页就是熊爸爸怒气冲冲的神情,因为熊儿子拿走了他想看的报纸;紧接着就是熊妈妈生气地对熊女儿讲话,因为熊女儿和同学电话通话一个多小时了。吃饭的时候,熊儿子和熊女儿一个在玩土豆泥,一个在数豌豆。熊爸爸和熊妈妈同时生气了,管教一番。
    这一切让熊儿子和熊女儿都很难以接受,于是他们就正好借用“父母之夜”活动,排演一出生活情景剧《和父母的冲突》来影射和暗讽父母严厉的管教。第二天,熊爸爸和熊妈妈穿上孩子的衣服,装扮成熊孩子的模样,而熊孩子成为父母,熊孩子还没有反应过来,熊爸爸熊妈妈就开始嚷嚷要吃早饭了。熊孩子要面对的不仅是早饭,还要面对在客厅杂乱散落的各种玩具物品……
    《和父母相处》给予孩子的是要学会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对于父母最初的管教,孩子们一点也不理解,更没有意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所以才会排练了一出戏剧来暗讽和警示父母。熊爸爸充满智慧,理解儿童的内心情感,并明白幼儿必须通过亲身体验,才可以理解不同家庭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熊爸爸和熊妈妈将自己装扮成为孩子,真是活灵活现,把所有的家庭责任全部抛给了孩子们,让他们去面对。他们的管教约束不是厉声呵斥,而是巧妙引导。
    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发现,父亲用自己特有的男性风格,影响着儿童的人格发展。父亲更敢于和孩子玩动作幅度大的肢体游戏,和孩子去户外冒险,让孩子自主探索,形式多样新奇有趣,让孩子性格朝着外向特征发展。孩子跟随着父亲的脚步,模仿着父亲的行为,感受着父亲的性格魅力,也表现出关爱他人、坚定勇敢、友善宽容、乐于助人等良好人格品质,不会自卑冷漠,没有仇恨、焦虑等消极情绪与人格品性。父亲带领着幼儿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往,幼儿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在未来的成长中更健康、更强壮!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系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图画书在幼儿园早期阅读中的运用研究”(批准号:JAS1511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教育报》2016年6月19日第2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