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幻文学到科幻影视产业:关注人类命运 追寻民族文化闪光点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08:11:43 未知 只恒文 参加讨论
疫情发生以后,有空闲、爱阅读和思考的读者明显多了起来,“枕边书”成为必需品,其中,科幻类文学作品持续走红。而院线制片方在经历了影院关闭、影视陷入低谷后的特殊时期,亟需从危机中寻找发展的良机。 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近日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将科幻电影打造成为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动能,并提出了对科幻电影创作生产、发行放映、特效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扶持引导的10条政策措施,被称为“科幻十条”。该意见发布以后不久,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和宣影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等联合主办,以“现场+”的方式进行的“中国科幻文学创作及其影视转化”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科幻作家、科技学者、出版编辑、院线制片、电影导演等科幻文学及影视从业人员齐聚一堂,信心满满,为文创与院线方搭建起了一座探讨从文学到影视转化的桥梁,对于从科幻文学到科幻影视产业转型过程中的诸多重要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让科幻作品有更广泛的传播 科幻可以开发人们的想象力,尤其是对青少年读者来说,能够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对未知世界的兴趣,进而投身科学研究,这将是科幻文学对科学界的最大贡献。相关从业者要努力挖掘自身的潜力和优势,在科技与人文的交汇空间,竭力寻找属于自己的坐标,为新涌现的科幻文学创作者提供蓬勃生长的土壤和绽放光芒的舞台,为广大青少年读者提供优质的科学人文精神盛宴。 新近出版的科幻文学作品《犼先生:锦绣离人》的作者乔华呼吁,在科幻这个产业链上,能够建立更多和更加有效的与写作者、文字工作者的沟通机制,让写作者的表达欲有了合适的渠道,这样的话,整个科幻产业也能获得更多的故事。科技类的出版社能够主动设置科幻文学作品生产线,是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对创作者是一个重大的利好信息,希望这样的生产线能够越来越多。 演出院线也不甘寂寞和落后。如何更好地让科幻在舞台“焕发光彩”,作为剧院与演出行业全业态运营与服务供应商也希望通过对一些优质科幻文学题材IP的挖掘,布局打造内容品质与口碑效应俱佳的舞台作品。中演院线副总经理张颖琳表示,近期计划寻找一些中国本土的优质原创科幻文学作品,通过科幻文学IP的舞台化运作,打造以剧目制作、演出运营、衍生品等为支撑的完整产业链。科幻小说有着良好的读者基础,转化空间大,观众接纳度较高,因此,科幻IP舞台剧非常值得期待。 根据《三体》改编的舞台剧更加直观震撼地呈现了这段刻骨铭心的宇宙变迁史,备受业界和科幻迷的关注。张颖琳进一步指出,科幻IP的舞台剧改编潜力巨大,优秀科幻文学作品的舞台戏剧化发展未来可期。科幻题材舞台剧的横空出世,满足了观众多样性、差异化需求,可以让现在的观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看到现在戏剧行业全新的面貌,从而对以后的演出消费产生新的思路和概念。 9月1日晚,《三体》三部曲的版权方联合开发制作《三体》系列英文系列剧集,原著作者刘慈欣与英文译者刘宇昆共同担任该系列剧集的制作顾问。三体宇宙市场总监徐丹指出,《三体》已经在全球范围有了很大的影响力,但作为一个IP,希望可以通过吸引全球喜爱三体的顶尖艺术家、创作者和人才对三体进行多样化的艺术形态展现,让全球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喜欢《三体》。据此,刘慈欣感叹道:“相信他们一定会为全球的《三体》爱好者带来一系列精彩的视觉享受。”他在这次研讨会上接受音频采访时透露,今年突发的疫情对科幻影视制作影响很大,目前正在着手筹划《流浪地球》的第二部。 从开辟科幻文学板块到向舞台戏剧迈进和影视转化,勇于探索的科幻创作人,他们正视差距和现实,心怀愿景和梦想积极开拓市场;他们以科幻文学为基础,以科技手段为武器,抢滩布局科幻阵地;他们敬畏文学,尊重科学,让文字平添了科学的魅力,让作品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走向更加宽阔的影视舞台——这是科幻迷的福音。 最重要的是拍好中国故事 作为科学精神和文学艺术相融合的科幻文学在今天有可能成为文学领域的生力军,成为最有吸引力的文学板块,这是中国综合国力全面提升的体现。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认为,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文关怀,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是中国科幻文学特有的闪光点。 科幻并非单单在抒写遥远的未来和浩渺的太空,而是以科学与幻想的思维方式,关照“命运共同体”中的现实社会和生活中的人。“在科幻文学中,人类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这是科幻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最本质的区别。”在刘慈欣看来,科幻文学想创作出产生巨大影响的好作品,必须是诞生在一个先进的、高速发展的、充满未来感的国家。而目前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之中,是一个充满未来感的国家。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对新近出台的“科幻十条”感到非常振奋,他认为这表明了国家对整个科幻领域的重视。意见中关于人才的培养是对科幻影视界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引,这对整个科幻行业的发展和扶持将有巨大的力量支撑。他进一步透露,正在筹备中的《流浪地球》第二部将会采取一些新的制作流程,这个流程可能是除了故事之外的又一个亮点。 橘时文化董事长、著名电影监制张昭则认为,中国科幻电影不能孤军奋战,科幻电影从业者应从创作观的角度,更多地结合市场与用户,创作并制作出更能被观众所接受的科幻电影作品。关于中国未来20年的科幻文学和影视应该怎么发展,张昭特别强调要把它放在国家整个发展进程中来看,从创作观的角度看,最重要的是要拍好中国故事。中国电影怎么从过去的20年主要为感官娱乐服务,转变为未来20年为心灵快乐服务,其核心的问题是创作观问题,而不是技术的问题。 这场专题研讨会,适逢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所产生的影响力远超出主办者的想象。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挺表示,这是《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发以来,第一次召开的聚集科幻产业全链条代表参与的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意见将被整理辑录为内部工作简报,并同时报国家电影局,作为后续政策的参考。 中国科幻在海外的影响力何在?科幻的本质和特点是什么?什么样的科幻作品适合改编成科幻电影?诸如此类的许多疑问,成为疫情发生后科幻从业者密切关注的焦点和绕不开的关键话题。尽管目前尚不能够为科幻行业提供一个准确有效的“标准答案”,但有志于科幻文学和影视创作的文艺工作者们,正在用自己的不断尝试和开拓创新,在中国科幻产业的发展进程中,留下一个又一个深深的脚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