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共文化服务点亮美好生活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3:11:20 光明日报 郑海鸥 参加讨论
在山东威海,市民来到城市书房感受阅读之美、读书之乐;在湖南长沙,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免费的文化艺术培训;在浙江宁波,读者只要有一部手机,就可联网借阅图书……近年来,各地积极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要,提供更多个性化、多样化服务,全社会的文化获得感持续提升。 公共文化服务,满足的是广大群众读书看报、看演出、看展览、参加文化活动等需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当前,公共文化服务“缺不缺、够不够”问题总体上得到解决,“优质化、均等化”问题凸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立足城乡特点,打造更有特色、有品位的公共文化空间,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增强实效性,才能不断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公共文化空间提档升级,是公共文化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有的城市打造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等服务的新型文化业态,营造小而美的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有乡村以挖掘革命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资源为基础,改造或建设小书屋、小礼堂、小戏台等主题功能空间。一些文化馆、文化站积极开展全民艺术普及,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一些非遗传习所开展非遗研学、手作体验、文创产品开发等活动,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这些特色鲜明的公共文化空间,充分发挥了以文促教、以文促旅等重要功能。 公共文化空间只是一个平台,增强文化服务的实效性、精准性,才能让更多人就近享受、积极参与。近年来,篮球赛、山歌大赛、广场舞大赛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在许多乡村社区如火如荼开展。在这些活动中,群众不只是文化观赏者,还能从台下走到台上,从观众成为主角。目前,全国有登记在册的群众文艺团队超过45万个,比2012年增加50%,越来越多群众期待登上灯光绚丽的舞台。在继续办好乡村“村晚”、广场舞展演、大家唱群众歌咏等品牌活动的基础上,为群众展示自我、沟通交流和文化娱乐创造更多便利条件,公共文化服务才能更好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以往,公共文化服务受到时空限制,覆盖面有限。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被逐渐打通。借助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智慧图书馆、“云端博物馆”和“云上村晚”等各类数字化服务,城乡群众能同步分享公共数字文化产品。未来,还需统筹利用文化领域已建或在建数字化工程和数据库,解决好资源孤岛、数据孤岛等问题;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数字公共文化场馆建设。在优化新增和改造存量两端同时发力,不断拓展智慧公共文化服务应用,数字化将使公共文化服务更加精准、更加精彩。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健全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一定能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除了背影,父亲还留给我们什么
- 下一篇:用诗歌和艺术构建城市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