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骨架上的青年作家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08:11:04 未知 陈崇正 参加讨论
2014年夏天,我辞职到西藏转了一圈之后,调入《花城》编辑部,自此开始了文学期刊的编辑生活,更具体说是“青年作家+青年编辑”的双重模式。在职业前面加上了“青年”的前缀,除了年龄,多数时候是谦虚,表明自己还是个学徒,并不资深。但我心里清楚,在那一批“90后”青年作家眼里,“80后”已经老得不行。早在2012年7月,第三届全国“90后”作家交流会在佛山举行,我和王威廉、李傻傻被作为“80后”作家的代表被邀请参会(大概因为我们住得近),我明显感觉到年龄所带来的距离感,舞台是年轻人的,我们几个像无欲无求的老猫一样坐在角落里聊天。 我不知道这个“90后”作家社团是如何被组织起来的,当时参会的“90后”作家现在有些依然活跃在文学现场(比如李唐和王苏辛),而多数消隐不见。活动现场有作协领导,有编剧,有记者,也有出版社编辑,还有一些为孩子保驾护航的家长跟随前来,非常积极找编辑推销自己孩子的作品。家长跟随孩子参加文学活动,同样的情况我只在新概念作文大赛看见过。这个活动算是我第一次见证“90后”作家以这样的方式冲进文坛,假定“文坛”真的存在的话。 回望新世纪的前20年,大概可以隐约看清屏幕攻占纸张之前,“80后”作家出场是以“天才少年”的形式完成商业化的造神运动,其后晚熟的“70后”和“80后”才用具体的文本逐步让拐弯的河流回到寂寞的传统河床上,而这中间,是青春文学的消亡史。青春文学刊物、青春文学图书、青春文学赛事,以及校园里狂热阅读青春文学的粉丝群体,都在不断消亡,文学社团在校园里已经没有什么感召力了。而在校园之外,微信、抖音和王者荣耀都存在屏幕上。这是一个屏幕驱逐纸张的时代,屏幕上容得下“十点读书”和南派三叔,但大概放不下鲁迅。这样的对举或许不太公允,但普通民众眼中的文学与专业人士眼中的文学差不多是两个东西,是客观存在的错位。20年过去,世界喧嚣不断,而文学瘦了,我们又重新在文学的骨架上讨论青年文学和青年作家。 在传统文学因为专业细分而变得小众的背景下,文学期刊却在这几年迎来了一波涨稿费的热潮,稿费标准千字500元大概成为刊物竞争力的分水岭。这对作家无疑是好事。在文学生产的前线,作协系统、出版市场、高校评价、媒体传播、大小奖项和文学期刊共同构成了这个复杂生态的生长参数。这其中,文学刊物或许不是惟一对青年作家承担“发现”功能的载体,但过去几十年中,却是青年作家走向经典化的主要途径。各家刊物尽管口味风格各有不同,但没有谁不说自己非常重视挖掘青年作家的,毕竟摘桃子容易,但种树真的非常困难。所以社交媒体普及之后,青年作家出道明显要比之前更为容易。以前最有效的投稿方式是寄送纸质打印稿,过程漫长,现在只要坚持写作,再怯于社交的人微信上都会认识一些刊物编辑,各种微信群增加了彼此的交集。 期刊编辑其实更像是猎人,出门打猎,对他们来说并不是退了多少稿子,而是发现了什么好稿子。文学期刊编辑也是命苦的一群人,认识的作家越多,工作量就越大。我没有成为编辑以前,总觉得编辑工作清闲,后来才知道这个行当忙起来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毕竟文学刊物不像纸张为王的时代那么荣耀,每个编辑部除了处理稿子之外,总有各种烦琐的事情需要去处理和应对。我到《花城》的前几年,写作上几乎处于休眠的状态,那两三年几乎没有写出什么像样的作品。不过作家和编辑两栖也有好处,就是刊物的作者中也有一起成长的同龄人,不同于前辈作家需要恭敬对待,青年作家交流起来更像朋友,比如这几年经我的手发表作品的青年作家:双雪涛、王威廉、郝景芳、林培源、陈再见、远子、侯磊、邓安庆、修新羽、徐衎、三三、庞羽、孟小书、陈润庭、王侃瑜、叶端、梁宝星等,我在他们的作品中也看到了自己写作的毛病,所以交流起来非常高效而简单。比如双雪涛的《间距》和《火星》,王威廉的《鲨在黑暗中》,拿到手里就觉得非常精致漂亮,像个玲珑剔透的艺术品;又比如修新羽,认识她时她还是个大学生,给了我好几个作品,都不甚满意,直到读了她的《城北急救中》,这个作品我非常喜欢。这篇小说的故事主线是一对学生情侣的相处和生活,有年轻人在一座城市拼搏和相爱的幸福与辛酸,简单的生活片段背后,穿插了发生在北京的一些新闻事件,有很强的时代感。整个作品的亮点在于语言表达的酣畅与内在情感的控制与张力,非常克制又非常洒脱,指涉很广,故事构造跟现实的距离拿捏恰到好处,可以看到作者驾驭文字的才华。这个小说后来入选了小说学会的排行榜,也有好些选本选了,证明大家的眼光比较一致。 毕竟文学的骨架还在。都说青年作家是文学的未来,其实未来只是没有被锤坏的那一部分。都是如此,非常刻苦然后需要运气,需要被时代的光束照到。相对于时代的光,刊物与奖项的光束大概就如黑夜里的手电筒吧,作家年轻时总必须准备好带光泽的武器,待光照耀时,才能看到金属的质地。 更多的作者我没有见过,只是在邮箱和微信上有过简单的交流,甚至不知道年龄。我看稿子速度并不快,属于比较笨拙的那一类猎人,常常因为怠慢了朋友而道歉,还曾梦见被一批没来得及阅读稿子的作者追杀。而编辑的快乐来自于深入而有效的交流,比如提出的修改意见能被作者认可和接受,无论年轻新锐还是名家前辈,当他们能采纳自己提出的修改意见时,也有一些被认同的成就感。大概无论油腻中年还是青葱少年,好作者对待自己的作品有个共同点,就是固执而谦卑:对有的东西特别固执,对有的东西又能特别谦卑。前者让他们成为自己,后者让他们进步。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李迪于我,亦师亦友
- 下一篇:江苏网络文学现实题材 创作的成果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