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评论 > 文化时评 >

年度热词中的时代印记与社会景观


    关键词:年度热词
    在各种新词层出不穷、各种观念交互碰撞、大众文化生产日益活跃的当下,岁末年初的年度热词盘点,已成为引人注目的社会文化景观。年度热词承载着个体的情感记忆,烙刻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反映着社会文化的变迁。从某种意义上讲,年度热词就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窥探到某些社会心态与社会现象,也有助于人们对过去一年进行一次“全景式解读”。
    回顾2022年,“党的二十大”“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端稳中国饭碗”“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安全倡议”“俄乌冲突”“做核酸”“场所码”“精准防控”“网课”“烟火气”“冰墩墩”“冰雪经济”“一起向未来”“太空会师”“元宇宙”“数字人”“数字藏品”“精神内耗”“雪糕刺客”“刘畊宏女孩”“我的眼睛就是尺”“电子榨菜”等成为各研究机构和媒体年度热词榜单上的高频词。
    2022年,国际关系风云变幻,“俄乌冲突”成为最大的“黑天鹅事件”。“俄乌冲突”成为年度热词,不仅是当下复杂国际局势的具体表现,也透露出人们对未来国际局势的担忧。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最终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的稳定。这一年,我们成功召开“党的二十大”,牢牢“端稳中国饭碗”,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如此,我们还提出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向世界发出“全球安全倡议”,强调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这些年度热词,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强国路径,也让人看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2022年,面对不断反复的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断优化“精准防控”举措。虽然人们要不断“做核酸”,不断扫“健康码”“场所码”“行程码”,虽然很多孩子在上“网课”中度过了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但最终我们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刻,重新迎来生活的“烟火气”。这些跟疫情相关的年度热词,是中国抗疫历程的生动记录,也将成为一代人难忘的生命记忆。
    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下,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在“我的眼睛就是尺”的解说声中见证了中国体育健儿的荣耀时刻。可爱的“冰墩墩”供不应求,从侧面反映了北京冬奥的成功。北京冬奥引燃的“冰雪经济”将以长期的积极影响为各行各业赋能,助力消费提质升级。此外,我国6名航天员首次实现“太空会师”,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基本建成,彰显着筑梦太空新高度。上述这些年度热词,为我们铺陈开一幅丰满的强国图景,镌刻着欣欣向荣的时代风景。
    年度热词勾勒大事小情,不仅反映国家发展足迹,还有对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深切体察,展现了过去一年的社会生活景象。
    科技进步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催生出新的文化产品与生活方式,不少年轻人在吃饭时喜欢就着“电子榨菜”。“电子榨菜”是指吃饭时看的视频或听的有声书。年轻人选择“电子榨菜”,重点不在于学习知识、品味经典,而在于在极短的时间里获得放松。虽然“电子榨菜”被一些人称为“文化速食”,但它却是当下年轻人数字化生存方式的生动写照。数字化不仅影响到人们生活方式的选择,也创造了很多新经济新业态。在数字化的持续催动下,2022年,“元宇宙”概念爆火,“数字人”“数字藏品”纷纷涌现,这些年度科技热词,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对新经济新业态的支撑引领作用。
    年度热词是一个语言现象,也是一个社会现象,其中既有宏大叙事,也有个人表达,既有对强国图景的勾勒,也有对社会焦虑情绪的关注。过去一年,面对经济下行与疫情的双重压力,不少人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感到焦虑迷茫,因此产生“精神内耗”。“精神内耗”成为年度热词,反映了一些人在生活和工作压力下的挣扎与焦虑。
    语言既是表达情绪的载体,也是疏解情绪的手段。“刘畊宏女孩”成为年度热词,不仅反映出年轻人对身体管理的关注,也表达了他们希望通过运动来释放压力和不良情绪,从而获得良好身体、精神、生活状态的愿望。同样的还有“退退退”。它源自网上一个吵架视频:一个大妈与人发生矛盾,她一边跺脚一边用手摆出击剑动作,并大喊“退!退!退!”这一表示“驱赶”的网络热词,被网友制作成各种表情包不断延伸运用,既可以表达对某事某人的反对,又承载了很多人的愿望:疫情要“退退退”,霉运更要“退退退”。
    回望过去一年,我们因年度热词的生动表达而对国家繁荣、民族强盛的路径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同时,也因一些年度热词而对普通民众的焦虑和困难有了更深刻的体察。年度热词选择越多样、变化越丰富,越能说明我们这个社会的丰富性、多样性,越可以诠释“今天的中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
    (作者:刘宁,系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讲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