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数字化是“两创”发展的重要推手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8:11:34 光明日报 李思辉 参加讨论
两年前,面对疫情,国家大剧院策划推出“春天在线”“声如夏花”“华彩秋韵”“冬日之约”系列线上演出,包括音乐会、歌剧、舞蹈、话剧、戏曲等。其中“华彩秋韵”线上首场音乐会实现了全球首次“8K+5G”直播,超高清画面带来震撼人心的沉浸感。两年多时间,国家大剧院推出了上百场线上演出,一些传统文化演出好评如潮。 疫情期间的临时举措变成疫后的常规动作,看起来是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偶然,实际上契合了文化数字化的时代浪潮。随着技术的变革,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文化数字化及其带来的传播手段迭代、交流方式变革、呈现效果创新,正在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借助新技术,让厚重的变得轻巧,让传统的变成时尚,让遥远的触手可及,何尝不是现代人向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向厚重深沉的传统文化的一种致敬? 传统文化加快“两创”发展的时代意义有很多,但最根本的还在于“以人为本”,为人服务、被人需要、令人喜爱,能够与现代人产生情感的交流、思想的共鸣。除了国家大剧院的传统文化演出外,近年来“故宫上新”“数字敦煌”“云游长城”“京剧数字藏品”等数字产品层出不穷,文化消费体验实现了从“在线”到“在场”的跨越。“云看展”“云看戏”“云阅读”“云旅行”……一块小小的手机屏幕,装载无限的文化体验,让传统文化离年轻人的生活越来越近,这样鲜活生动的“文化供给”,谁会不喜欢、不欢迎? 95后京剧演员从戏曲学校毕业后不进剧团改做主播,在直播间里进行京剧表演,和同行同台竞技、干劲十足;“上戏416女团”在短视频平台上用京剧戏腔改编古风歌曲,收获大量粉丝;西安碑林博物馆青年解说员用手机直播讲解馆藏碑刻、拓片、石刻造像,回放量多达数十万次……传统文化以穿越古今的魅力打动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以数字化的方式参与传统文化传播、影响更多人,这种“双向奔赴”让传统文化摆脱了老气横秋乃至颤颤巍巍之态,越来越青春活力、与时俱进,拓展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张力。 历史上,一些传统文化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无法融入时代,远离人们的文化生活,不再被人需要,成为岁月的弃儿。时下,尽管各种新兴文化样式层出不穷,各种文化潮流不断更新迭代,但传统戏曲、诸子百家、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传统节日、地域文化等传统文化不仅没有被抛弃,反而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那些看起来沉默的历史文物也因为数字化技术加持而学会“深情款款讲故事”,生意盎然,这是传统文化之幸,也是社会之幸、时代之幸。 文化数字化带来的传统文化勃兴,预示着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和精神正在创造性地被继承、被发展、被弘扬,并且有望在与一代代人的亲密互动中成就“不朽”。 (作者:李思辉,系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分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涵养文化自信 博物馆大有可为
- 下一篇:青年题材影视剧当显青年风貌时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