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评论 > 文化时评 >

屏幕里的博物馆:文博也能超越时空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央博”数字平台建设正式启动。该平台将利用VR/AR虚拟技术、裸眼3D等手段构建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体系,让国家级文化资源鲜活地呈现于亿万受众的指尖、眼前。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迭代,叠加疫情冲击下的闭馆与限流,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创新成为很多博物馆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重要途径。当下,“文化艺术+数字化/影视化”让文博资源更加“活起来、亮起来、传起来”,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
    疫情期间,故宫博物院、三星堆遗址等文博机构陆续开启“云观展”模式,观众得以足不出户体验馆藏展览。今年7月,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全球33家博物馆举行“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在线接力”,近150件世界级藏品在“8K展示+5G直播+AR沉浸”的技术加持下,吸引超200万网友观看。
    随着大众对云展示、云直播、云讲解等传播形态越发认可,博物馆通过“云传播”能进一步提质增效。其关键在于以下几方面:第一,馆藏展品能否实现全面、精准、高质的数字化加工,以此打破展览的时空限制;第二,线上展览是否有足够的创意支撑,以此打造高认知、强参与度的文化品牌和热点活动;第三,传统数字化采集能否与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接轨,在知识获取与按需传播、个性化定制与交互式体验等方面再进一步。
    同时,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应警惕“来去匆匆”和“唯流量”观,文化普惠更需要“时间的玫瑰”与可落地的共享观。以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考古大发现之一的敦煌藏经洞为例,由于历史原因,所发现的7万多件文献文物现分藏于中、英、法等国数十家收藏机构,一直缺乏完整的联合目录。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敦煌遗书数据库建设》立项,希望实现全球各地所藏敦煌文物的数字化回归。十年磨一剑,“敦煌遗书数据库”于8月19日上线,已成为全球学界共享完整敦煌遗书数据的重要平台。
    如果说,数字化通过技术创新,让受众更便捷地走近馆藏展品;影视化则运用叙事策略,让大众更好地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和精神。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大型纪录片《荣宝斋》,一展中华老字号350年的传承与发展、底蕴与底气。通过先进视听技术带来的精致影像,米芾、文徵明、“八大山人”、齐白石、张大千、李可染等名家的艺术精品,跨越数个世纪实现“超高清同框”,让观众直呼过瘾。
    平日深藏于“国家画廊”“民间故宫”中的名家珍品固然极具观赏性,但节目更力图展现的,是一代代荣宝斋人在3个多世纪的沧桑浮沉中,如何坚持诚信为本、恪守初心,如何薪火相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不仅是回顾历史中的一家老店,也是在反躬探寻我们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根与路。著名艺术批评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将种族、时代、环境列为对艺术产生影响的三大重要因素,民族影响艺术、艺术也反映民族。荣宝斋文化品牌屹立不倒的背后,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彰显着中国美学体系不断生发繁荣的蓬勃生命力。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迈入新时代,数字与影像助力文博事业发展,是实现文化繁荣、知识普惠的大势所趋。此前,国家层面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到2035年,实现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届时,从历史中款款走来的文博精品,又将与每个普通人产生何种共鸣?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作者:吕帆,系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