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译中”质量待解的几个问题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9:11:34 光明日报 黄强 参加讨论
近日,一本知名译著被指出现多处错误并引发广泛关注。事后该译著被下架,但围绕翻译质量等的讨论并未停息。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翻译事业所做的贡献有目共睹。当前,我国翻译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翻译专业和翻译从业者数量大增,众多优秀译著相继出版,翻译理论研究和期刊建设均取得成效,不仅丰富了广大读者的阅读生活,也促进了各领域研究人员的科研工作,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所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的生动践行。 在总体向好的发展趋势中,我国翻译事业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高水平翻译从业人员缺口较大。随着中外交流不断加深,大量外文文献被引入中国,对译员需求随之上升,然而我国现有高水平译员数量与外文文献的增长状况尚不匹配。加之出版社的图书译者选拔方式较为单一,多采用介绍、推荐等方式招募译员,缺乏招募译者的公共渠道,客观上局限了最佳译者的选择范围。 从业人员存在缺口的现实下,大量高校开设翻译专业,大量翻译专业毕业生涌现。但这又带来了新问题,即各高校翻译专业教研水平参差不齐,偏重翻译技能培训、忽视语言能力和人文通识教育的教学模式局限性凸显。外文翻译不仅要求译员外语水平能力高,对译员在某一领域的学术素养水平也有相应的要求。就拿翻译英语教育领域著作来说,必然要求译员熟悉世界各国教育史。 译著质量参差不齐也与翻译从业人员薪酬水平整体偏低有关。相较于同声传译等翻译工作,笔译工作薪酬较低。受制于市场导向影响,一些学科的优秀外文文献由于受众小、销量少,不受出版商青睐,反倒是一些经典外国文学作品往往被反复翻译。这意味着如果要出版小众外文文献,将获取不到大量资金支持,直接影响译员收入,导致部分外语人才不愿从事翻译工作。 对在学术机构任职的外语人才来说,由于翻译工作成果认定标准还不完善,一些单位弱化译著在职称评定、科研成果认定中的权重,导致部分优秀外语工作者回避翻译工作。再者,译作知识产权保障机制仍有不足,翻译实践又具有“忠实原文”的要求,不同译本间具有相似性,在出现剽窃纠纷后,往往难以界定,容易损害译者的合法权益。 上述多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要想扭转这种局面,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几方面着力解决:重视外语人才建设,科学筹建和管理翻译专业,正确认识翻译工作成果,提升教研质量、育人水平和学生人文素养,努力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保障译员的劳动待遇和知识产权,解决译者后顾之忧。或当考虑设立译者招募平台,扩大译者选材范围,同时聘任和培养专业外语编辑,采用同行评议制度,严格把控译文的审校关口。 客观而言,没有一位译者天生就能攻克严复先生提出的“译事三难”——信、达、雅。每位译者的培养、成长乃至成熟都需以大量练习、实践作为基础,甚至还需要一定程度的时间积淀和人生阅历,方能使其真切体会文本原作者的意图和心境。当译文出现争议时,适度的批评是必要的,但不应发展为恶意嘲讽甚至网络暴力。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使得翻译批评健康发展,并与翻译实践形成良性循环,帮助翻译人员成长,也推动我国翻译事业发展,“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也使“世界更好了解中国”。 (作者:黄强,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千年遗迹成“告白墙”,不是浪漫是低俗
- 下一篇:旅行的价值不只是“滤镜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