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办教育要守正创新(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2:11:56 光明日报 舒心 参加讨论
二 做学问,温儒敏下的是笨功夫。他恪守王瑶“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师训,不趋时、不取巧,追求一种沉稳扎实的学术风格。 温儒敏的博士论文《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是研究思潮的。当时文坛正在呼唤回归现实主义,许多文章都在说这个词,对它的来龙去脉却不见得清楚,梳理一下是必要的。他就选择了这个难题。他说,这是“清理地基”,要用“史述”的办法,把现实主义思潮发生、发展与变化的轨迹清理出来,对于现实主义在新文学发展过程中所起的推进或制约作用,作出客观的评说。 温儒敏找到一个当时还较少使用的词叫“流变”,一下子就把思路点亮了。回过头看这部著作,他有些不满意,认为写得有点平。但那时关于思潮流派的系统研究还很少,这是第一部叙写现实主义思潮史的著作,开了风气之先,颇受学界的注意。 不过温儒敏更看重《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这是他的代表作。1990年前后,他给学生开现代文学批评史的课,意在把批评史古今贯通。现代文论给人的印象似乎“含金量”不高,当时北大研究古文论的有三四位专家,可是没有人关注现代。别的大学也大抵如此。温儒敏认为,现代文论也已经形成新的传统,对当今文学生活有弥漫性的影响,不可忽视。他率先在北大开设现代批评史这门课,由于当时这方面的基础研究薄弱,他几乎要从头做起,非常费功夫。一两轮课下来,积累了大量第一手材料,问题意识也突出了。 温儒敏认为自己的批评史研究并不全面,但现实的指向性明显。他强调从以往批评家那里获得某种批评传统的连续感,把重点放在论说最有理论个性和实际影响的批评家代表上,注意他们对文学认知活动的历程,以及各种文学认知在批评史上所构成的“合力”。文学史界高度评价这种“合力说”,认为有方法论的启示。这本书至今仍是现代批评史领域引用率最高的一部著作。 还有一本书在文学界几乎无人不晓,那就是温儒敏和钱理群、吴福辉两位老同学合作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最初这本书是为自学考试编写的,发表于1983年—1984年的《陕西教育》。该书和其他同类文学史很不一样,这是用专著的力度写就的教材,带有强烈的理论个性,引发的话题很多,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也很大。如今这部书已经是许多大学中文系指定的基本用书。但当初此书也曾遭遇退稿。评论家黄子平那时是北大出版社的编辑。温儒敏去找他,希望在北大出,黄子平说没问题。半个月后黄子平无奈地告诉温儒敏:领导说你们还只是讲师,写教材欠点资格。这本书后来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20世纪90年代末才回到北大出版社修订再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出版30年来,已48次印刷,印数130多万册,其影响之大是温儒敏未曾料及的。 温儒敏的众多著作,很多都是在文学史的教学中“提升与结晶”的,和教学关系密切,如《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一直被许多大学中文系列为研究生教材。温儒敏在现代文学研究方面成就显著,但他对自己的研究并不满意,对人文学界研究日趋泡沫化的状况也很担心。这“不满意”也许就酝酿着某种突破的内力吧。 从1999年到2008年,温儒敏担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极少有人称他“温主任”。在学校称呼“官职”他会感觉不自在。 温儒敏担任北大中文系主任9年,老师们印象最深的是他提出“守正创新”的办学理念。其含义是既坚守中文系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又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有所发展和创造。他尽量给老师们创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 温儒敏很反感浮泛的学风。他担任中文系主任时期,全国的大学正在扩招,多数中文系“翻牌”改为“学院”。校方也曾征求意见希望把中文系改为文学院。他说没有必要,等全国都“升格”完了再说。 温儒敏认为,办教育还是要求实守正,不要改来改去太多“动作”。特别是像北大这样的老校,要看重“文脉”。“我们讲文脉,讲传统,不是摆先前阔,而是要让文脉来滋养我们当前的教学研究,现在,人文学科越来越受到挤压,北大中文系还能取得一点成绩,在全国同一学科仍能整体领先,我想还是靠‘老本钱’,在‘守正’上下了些功夫,所谓创新仍然是要有‘守正’作为基础的。” 温儒敏出台了多项措施改进和规范本科生与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在全国率先提出博士论文匿名评审和导师回避制度,以及教师业绩评定中的“代表作”制度,引起广泛注意。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学人小传 温儒敏
- 下一篇:视角敏锐源自做事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