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雷:乡贤(纪实文学)(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6:11:05 光明日报 李春雷 参加讨论
组织和社会,没有亏待自己啊。儿时的伙伴,有生病的,有去世的,大都生活在困窘中。而自己呢,虽然没有升官,没有发财,但一个农村苦娃子,也算成功,也算圆满。坦坦荡荡,健健壮壮,落下一具好身体,一片好人缘。 想到这里,他点燃一支烟,神仙般眯眯地笑了。 人生不过如此。虽有小遗憾,却也知足矣。 王殿明的发财,简直是一个传奇! 1999年,他正式离职,恋恋不舍地摘下了军衔、帽徽。那些日子,他一直在想,退休了,干些什么呢。 当时,各类民办高校大热,国家号召民营资本介入。 他没有钱,但有朋友,有胆气,有眼光。于是,捷足先登,借款40万,下海经商。 商海滔滔,商机无限。他用真诚、胆略和汗水为刀剑,为钥匙,居然凿通了一条条路,打开了一扇扇门。在部队没有实现的将军梦,居然在商场实现了。 他与5所高等院校合作办学,建公寓,造校舍,承包物业。 奋斗几年,竟然挣下数千万资产。 他的钱,来的是不是太容易了? 有时候,他也想,自己是不是一个投机分子? 但,又是合法的。 只能说,他是一个幸运者! 不管怎么样,聪明人、勤劳人、厚道人王殿明,从社会上,从商海里,特别幸运又合法合理地捞取了一大桶黄金,成为一个富人。 下面的问题,他应该如何消费这“一大桶黄金”呢? 有着足够的退休金,有着足以温暖的住房,唯一的女儿已留学海外。自己的未来生活,怎样安排? 他最初的设想,也是最直接、最简单的设想,就是购别墅、买豪车、观美景,安安静静地行乐。 是啊,吃苦大半生,应该好好享受享受了。 第二个设想,就是办企业,开公司,钱生钱,利滚利,当大企业家、大老板,坐视巨大财富的来来往往。 但这些,都不是他的愿景。 一天夜里,他梦见了童年,梦见了小村。那口水井,那片枣林,那片池塘…… 离开故乡,已经30多年了。 改革开放之后,小村的温饱问题虽然解决,但仍是贫穷。路,还是儿时的坑坑洼洼;学校,依然如故;村集体,连一个办公场所也没有。不大的村庄,却流浪着30多条光棍。 2004年,他开始向家乡无偿投资。 村头的水井早已消失,村民们长年饮用浅层井水,浑浑黄黄,十几个村民身患癌症。他叹一口气,投资30万,打一眼深水井。又铺设自来水管,通往家家户户。他通过大喇叭,向父老乡亲宣布:用水用电,永远免费! 村街,还是儿时的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他投资27万,全部硬化。于是,白净净的水泥路面,变成了一张张微笑的脸。 村民没有集中聚会的场所,开会是露天,电影是露天,看戏也是露天。下雨天、刮风天、大冬天怎么办呢?他投资680万,建造一个大礼堂,既可开会,又可娱乐。县城里也没有如此高档的设施啊,于是,县委机关开会,也常常前来借用。 游泳,是内陆干旱乡村的梦想。看着终生也没有触摸过泳池的父老乡亲,他忽发奇想。城里泳池的标准面积是25×50米,而他的建造面积是35×85米。于是,小村的夏天,成为一个欢乐的世界。 村两委办公室、学校、广场、养老院等等,一个个全建立起来了。 几年之内,他在村里的投入,接近2000万元。 村人暗暗庆幸,称叹小村出了一个好儿子! 直到有一天,村民们联合找他,希望再修一座庙。 他心底一怔。霎时间,他明白了什么。 他的故乡,也与外界一样,是一个小社会啊,风气混浊,问题多多。有户人家,婆媳不和,媳妇拒绝赡养公婆,法院调解不下,纷争不休。上访、赌博、酗酒、打架,甚至偷盗现象,更是比比皆是…… 他一直在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乡村失去了重心,失去了和谐?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刘剑波《悬挂的石头》重细节 活人物 深主题
- 下一篇:王祥夫《怀鱼记》(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