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红衣姐”(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7:11:50 人民日报 李春雷 参加讨论
可是,她错了。 缴社保金的人太多了,队伍又粗又长。看来,即使在这里,也是低收入家庭居多啊。 她叹一口气。回去吧,反正自己最富裕的是时间。 婚后,她和丈夫居住在一间逼仄的小屋内,那是婆家分给的惟一财产。 几年后,两个儿子相继出生。生活,变得愈发逼仄起来。更逼仄的是,随着社会变化,国有企业纷纷改制,丈夫下岗了。原来引以为豪的城镇户口,已经贬值。 最可怜的还是自己,既没有城镇的户口,也没有农民的土地,更没有分文的收入。 那些年的苦日子,真是说不出口啊。家里连一台电视也没有,孩子们的童年里,没有玩具,没有春晚,没有铁臂阿童木。 后来,她和丈夫把住房一分为二。临街开起一个小吃店,经营最简单的饭菜。另外,还买来一台电磨,加工大米,做米浆、米粉,或酿酒。经营面积呢,只有十多平方米。 这是全中国最小的饭店吧。 更说不出口的是,全家四口人,只能挤住在一张床上。 小店的门口,是一条小河,鱼儿嬉戏,历历可数。河水清清,流动着黑黑白白的日子…… 她继续往回走着,拐进了小巷里。 前些年,这里开办了各种各样的饭馆、美发店,热闹得像集市。霓虹灯闪烁着诡谲的光亮,给这座城市的富足和欲念,涂抹上了一层别样的色调。 她和丈夫也决定扩大规模。他们把家底全部押上,又借款五万元,把原来的房屋拆除,重新盖起一栋上下两层的楼房:八十平方米,上层居住,下层经营。 这样一来,生意比以前好些了。 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门前的小河浑浊了,鱼儿消失了。一年四季,每每有浓浓的腥臭,纠缠小店。她感觉,这日子,越来越变味儿了。 五年前,因为环保和旧城改造,小吃店关闭。 似乎是转眼间,两个儿子长大了,先后考上大学,一个在广州,一个在中山。每年的费用,要两万元。而家里的外债,还没有还清呢。每当孩子开学的日子,都是她最尴尬的时间。 丈夫老实,木讷,没有技术,只得去做“摩的佬”。而她呢,不得不去捡废品。 不消说,她是小镇上的贫穷的人! 某一天,猛然发现,镜中的自己,已是鹤发鸡皮。 满腹惆怅,霎时肿胀成一座城池。忽地,又像一枚熟透的芒果摔落,哀艳艳,破碎一地。 唉,一掬酸泪,祭奠青春。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沂蒙山妈妈”的述说
- 下一篇:医疗系统的长篇小说《白衣江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