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漫小说《何以笙箫默》:网络小说是怎样讲述“童话”的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5:11:38 中国作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何以笙箫默》作为成功的校园言情小说,在情感的发展中沟通了校园与社会、梦想与现实、爱情与婚姻的多重冲突,在小说最后,这些冲突总是完美地解决,达成大团圆的结局。 网络小说呈现现实目的是为了永远埋葬现实的焦虑,呈现不可能是为了实现可能。即使网络文学的生产模式已日益资本化、商业化,只要网络文学扮演的疗愈创伤的功能还在,顾漫的小说就可以在每次的类型转变中被重新经典化,一再被影视改编看重,转化成另一种大众文化而再次被讨论。 顾漫是网络文学写作中一个典型又非典型的作家,说她典型是因为在网络文学文本被频繁泛娱乐化——改编成影视、游戏、漫画等的今天,她的《何以笙箫默》《杉杉来吃》《微微一笑很倾城》多部作品在2014到2015年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说她不典型是因为在各网站推出的作品动辄200万字一本,日更6000字的现状下,她始终保持着被戏谑为“乌龟漫”的更文速度,每本小说也不过几十万字。不典型的网络文学创作模式却孕育出最典型的网络文学产业发展模式,这一现象无疑是耐人寻味的。 再一次重新翻看《何以笙箫默》,深夜哭泣。不是被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深情所感动,而是在阅读中遭遇了“实在”之不可能。作为最大的欲望生产与欲望满足的场域,网络小说承担着投射读者欲望的功能。顾漫在《何以笙箫默》7周年精装珍藏版的序言里写到:“他们是以琛和默笙啊,是我根植于心底的最固执的愿望所化。”顾漫心里清楚《何以笙箫默》里的男女主人公是愿望的化身。对于这部网络言情小说的代表作,欲望的化身可以视为小说的注解。 小说表面上是一对因误会分手,7年后情深不变,和好如初的故事。故事开篇便是现在时,背后却隐藏着7年前“女追男”的校园故事。作为另一个“女追男”校园故事的典型,《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故事框架上与《何以笙箫默》相去不远,富家女苦追穷小子,穷小子的少年早成、学习刻苦、沉默寡言与富家女的天真无邪、不学无术、热情洋溢形成鲜明的对比。有趣的是,同样是分手后男主人公的念念不忘,何以琛是情深不减,而陈孝正则是祭奠自己曾有的良知与美好,是周朴园式的类似仪式性的缅怀自我。在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郑微与7年前的赵默笙可以视为同一类人,勇敢追寻真爱。故事表面上惟一不同的便是男主人公的区别,一个深情一个寡义,所以结局的不同与女主人公是否主动、勇敢追求无关,因为两性关系的决定权在男性手中。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俞胜的世界——小说集《城里的月亮》读后
- 下一篇:“沂蒙山妈妈”的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