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观、方法论与艺术表达——读长篇小说《中国战场之共赴国难》(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9:11:16 中国作家网 杜学文 参加讨论
艺术表达必须从人物形象出发 但是,这并不是一部历史学著作,而是一部艺术性的小说。小说有小说的秉赋。如何把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历史转化成艺术,对作家而言,是十分严峻的考验。可以肯定的是,李骏虎接受了这种考验,并以他个人的创作证明了艺术的魅力。 从小说的表达来看,我以为作者坚持了这样的原则,这就是在重大史实、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观点等方面尊重历史,还原历史,从而使小说具备了真实深厚的历史品格;在具体细节、具体环境、具体场景、具体过程等方面进行艺术性的虚构创造,从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出发,而不是从事件与概念出发,从而使小说呈现出了艺术的生动性与吸引力。 首先,李骏虎很好地把握了历史人物的个性。许多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存在的问题就是只有事件没有人物。人物被事件淹没,成为串联事件的道具。但是,真正的艺术必须是人的艺术,是在对人物性格的准确描写中实现了更具感染力地表达其中蕴含的价值观的目的。尽管这部小说涉及的人物十分多,但可以说,每一个人都呈现出不同的性格,是“这一个”。 李骏虎也特别长于对战斗场景的描写。在这部小说中,如果不能很好地描写战斗,那基本就要失败。红军东征打了无数次仗,要写得各有特色非常不易。况且调兵遣将、排兵布阵,往往极其枯燥。但李骏虎写得可以说异彩纷呈、各有特色。 小说还描写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一般的表现均注重大的事件。但是李骏虎特别重视那些虽然不大却非常重要的事情。比如蒋介石一方面部署剿共,一方面又安排陈立夫、宋子文秘密与共产国际、共产党中央联系;张学良为争取阎锡山抗日,竟然三次亲自驾驶飞机到太原;刘少奇化妆成富商到天津重建北方局等等。这些情节给读者带来了非常突出的新鲜感,无疑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与吸引力。 总的来说,《中国战场之共赴国难》是一部充满艺术吸引力与感染力的小说。这源于作家在下功夫研究史料的基础上把握了特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并且非常成功地把历史转化成了艺术。小说生动地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性格独特的人物群像,具有非常独特的、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与细节。特别是对众多战斗场景的描写以及掩盖在历史中的重要史实的再现都使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得到了增强。虽然这是一部依据真实历史创作的小说,但并没有我所担心的艺术被史料淹没的问题,而是因为艺术使历史具有了更加动人的光彩。可以说,这是一部让人拿起来就不愿意放下的好小说。我们也可以说,李骏虎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表现真实历史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林那北长篇小说《锦衣玉食》:要锦衣玉食,也要云淡风轻
- 下一篇:笑声中的忧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