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读书指南 > 小说品读 >

《雪融之后》:俄罗斯不是本犯罪小说能容纳的(3)


    米勒:我离开的时候,普京当选了总理,后来他又当上了总统,我并没有看到什么巨大的变化。但腐败问题仍然十分严重,仍然是一个很糟糕的政府。
    东方早报:你说的没有变化,是否是指,现在依然是普京统治俄罗斯?
    米勒:可以这么说。不过我认为西方舆论(我不了解中国的情况)对俄罗斯的看法发生了变化。当我还在俄罗斯期间,很多驻俄记者发表言论、撰写文章说普京是个糟糕的政客,他的政府有很多严重问题。西方政府花了很长时间才意识到这一点,而现在这一点已经成了一种主导观点。但俄罗斯的现实生活基本还是老样子:还是一样的政治体系,还是一样高度依赖石油天然气资源的经济,因此我认为在过去几年里社会的基本状况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东方早报:作为一个外国人,你如何把握俄罗斯人的民族特性?
    米勒:俄罗斯人的民族特性的确很有意思,他们对政府、权利、未来的态度都很不一样。俄罗斯人对未来缺乏信心,这也解释了他们当下的行为。如果你不知道明年会发生什么,你就不会进行规划或投资。这些是不同之处,但也有一些共通点。我们刚才谈到构成生活的基本元素与别处是一样的。归根结底,就连政治上一些事也是共通的,尽管他们用来表达的词语并不相同,但他们想要的都是同样的东西。他们并不想行贿,他们想把握自己的人生,他们想获得旅游的自由、言论自由。总的来说,我认为还是同大于异的。
    关于世界:“要了解一个地方,就要在那生活居住”
    东方早报:你在俄罗斯做记者的三年最大收获是什么?
    米勒:我结交了很棒的朋友。那是一段惊心动魄、振奋人心的日子,对我个人如此,对我作为记者的生涯亦是如此。作为记者我可以踏访俄罗斯各地,形形色色的我本来不可能去的地方。对记者来说,俄罗斯的土壤很“硬”,因为很难弄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人们不一定会告诉你。我也试图把这种感觉放到我的小说里去,小说结尾并没有完全说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恰恰在俄罗斯是司空见惯之事。
    你试图弄明白发生的事件以及它意味着什么,但你没法得偿所愿;最后你甚至不清楚事件究竟是否发生过。这个国家有时很模棱两可、很难把握理解。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这个地方对我的记者工作也是一个挑战,作为一个在异乡生活的外国人,冬日严寒,语言困难,这是挑战,但也很美妙。
    东方早报:在你看来,人们(西方人)应该如何了解、观察、描述除西方世界以外的国家?
    米勒:在那里生活居住。俄罗斯有一个特点:它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实际上非常独特。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有多相似,有多不同,你必须在某个地方呆上一段时间,了解一点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拿我来说,和很多俄罗斯人相比,住在莫斯科的我是幸运的,我有很多他们不具备的“特权”:欧洲护照、相对满意的薪酬……但你还是需要乘地铁,去他们去的地方,做他们做的事。
    我敢说上海肯定也有这样的外国人:住在外国人聚集的街区,去高档的外国餐厅,然后去机场乘飞机回伦敦。实际上他们这么做就无法了解这个地方。尽管你的生活方式、你的奢侈品都与当地不同,但你还是得去体验当地生活。你需要了解一点点当地人的生活体验,因此这要花一点时间。另一方面,如果你在一个地方待太久了,我觉得你又会失去对文化差异的体察,因为这又变成条件反射了。如果你在一个国家生活了十年,大多数人都会忘记什么是不同的,因为已经习惯成自然了。我并不知道多长才算是最佳时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