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读书指南 > 小说品读 >

一张白纸上的风云际会(节选)(7)


    奋斗目标就是凝聚力量的旗帜。旗帜就是前进的方向。正当绥江人朝着“三县”目标迈进,决心以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迎接绥江的百年之庆时,绥江人做梦也没想到,迎接绥江的是一次脱胎换骨的大变迁。
    ——“封库令”从天而降。
    2003年2月1日,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水库移民搬迁及安置区内停止基本建设控制人口增长的通知》,绥江海拔381米以下区域和滑坡坍岸范围内,包括城镇、村庄,停止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项目,不得进行任何基本建设和产业开发,从严控制非淹没区人口迁入淹没区。
    这意味着在绥江761平方公里土地上,一切经济活动都要受到严格限制,包括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县城新区等各项建设随之叫停。
    这就是被人们所称的“封库令”,它标志着我国长江三峡水电枢纽蓄水发电后,上游金沙江水电能源开发战略正式拉开了大幕。
    国家开发金沙江、建设向家坝水电站的消息不胫而走。绥江人心中充满了自豪感和幸福感,也对未来的生活满怀着美好的向往与期待。
    2003年2月27日,三峡库区三、四期移民搬迁工作全面启动,全国25个省、市张开热情的双臂拥抱三峡百万移民。
    当时,我的家乡山东济宁市就接收安置了四户来自三峡的移民。那天,我带着市直新闻单位的记者随同迎接移民兄弟的各级领导和锣鼓乐队,来到市郊任城区的移民安置点采访报道。
    移民兄弟走进盖有两层楼的院子里,看到生活设施、生产用具一应俱全,激动得热泪盈眶,直说:“好好好,没的说,没的说。”
    村干部和左邻右舍的乡亲们忙里忙外,帮他们安顿下来。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孔孟之乡的热情,顿时将他们离别故土的惆怅和对新家的陌生感融化了。
    绥江虽然还没移民,绥江人已对移民羡慕不已了,他们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希望。
    “封库令”下达后,绥江县和各镇立刻成立了移民工作机构,但是干部群众对移民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内容、程序并不了解,对这个“世界性的难题”难在哪里、难度究竟有多大,更是缺乏必要的认识和心理准备。
    然而,“封库令”一下达,移民工作进入流程,开始上线。绥江人的兴奋点很快变成了社会焦点,各种始料不及的矛盾和纠结接踵而至,随之凸显,甚至是痛苦的抉择和精神世界的“紊乱”。
    这天,刘老汉的母亲病故了,按照当地的风俗传统,自然要到家族的林地安葬,却被正在库区打桩定界的三峡公司、中南院的工程技术人员拦住了。老林地在水库淹没区,怎能修坟墓、安葬故人?
    刘老汉闹到了县政府。后经民政部门协商,在玉峰山公墓划了一块墓地,安葬了老人,这事才算平息下来。
    可是,结婚娶媳妇的喜事也遇到了麻烦。
    凤凰社区的老黄为儿子定了一门亲事,要在院坝里为儿子盖新房结婚,被移民部门制止,并把“封库令”贴在了院坝的墙壁上。
    “你们不让在院子里盖,总得给我找个地方,我儿子要结婚成家啊!”
    整个城区都是淹没区,到哪儿找地方?有人拿老黄寻开心:“上云梯山嘛,那儿有七仙女。”
    “去去去,你个‘塞炮眼的’。说不准哪天,你和婆娘住到岩上晒腚沟子去。”老黄急得搓手搓脚,可县里也一时没招。
    不久,绥江人才回过味来。新房不能盖了,厂子不能建了,果树不能栽了,连爹娘死了也不能到老坟地埋了,绥江人的脸色变了,这才知道移民不是那么好当的。
    有人沉不住气了,骂骂咧咧来到县政府,质问有关部门,你们是干啥子的?甚至有人把打油诗小字报贴在了政府大门口:
    老子当移民,为国做贡献;
    日子不好过,你们管不管?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