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小小说的“说”法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1:11:36 中国文化报 张莹莹 参加讨论
在当下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不仅改变了我们的阅读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内容创作生产方式。7月13日,作为第16届(2015—2016年度)《小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颁奖典礼暨冯骥才《俗世奇人》研讨会的一部分,“小小说新论坛:内容创新与载体创新”在河南郑州举行,来自全国的小小说作家、评论家、编辑40余人参与研讨,共议互联网时代下小小说如何进行内容创新与载体创新。 问题:内容雷同,题目老套 冯骥才认为,中国的小说大厦靠四个柱子支撑起来,分别是长篇、中篇、短篇和小小说。在他看来,郑州是“小小说的故乡”,对中国当代文学史做出过大贡献。30年来,小小说文体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郑州也从小小说的“专卖店”进化为“中国小小说创作中心”“中国小小说事业大本营”。可以说,郑州小小说已经由一个文化符号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 但随着小小说的自身发展,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内容重复、情节雷同、缺乏新意,这些是阻碍小小说进一步发展的头号杀手。”郑州小小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编辑任晓燕在论坛发言中说,面对越来越挑剔的年轻读者,如何让内容有新意、有创意、有深意,是小小说创新所要面对的首要课题。 与会的不少小小说作者对此有同感。“因为篇幅短小,加上需要给人新奇感,所以长期以来小小说作者对结构的研究大于语言。如果在语言上不具备能够区分自己和别人的特色,慢慢就导致了小小说写作的同质化。”凭借小小说《对手》荣获第16届《小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的奚同发认为,当前小小说写作语言粗糙,主要表现为简单、直接、不讲究。 “仔细观察一些小小说包括部分获奖作品,会发现它们的题目都很俗气、老套。”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军指出,现在已经不是用乡土气息就能吸引读者的时代了,作家在创作时尤其要在题目上多花点心思。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