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包裹”和被“小看”的“才女”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2:11:43 文汇报 夏丽丽 参加讨论
《才女之累》引入女性主义视角,将历史上的李清照形象陌生化,使现代读者自觉于传统观念的惰性,同时提供了这位“才女”另一种可能的面相:一位个性更加活泼、精神上更自由独立、文学创作更有主见的宋代女性作家。当然,这也是现代人观念视角下折射出的另一个可能的“李清照”形象。 北美汉学家艾朗诺先生的专著《才女之累》所呈现的李清照形象令人耳目一新:她不再是尽写些伤春悲秋、悼念亡夫、满纸闺怨气、略落俗套的女词人,而是精神上有独立的文学艺术追求、现实中个性鲜明、特立独行而令众人侧目的另类才女。 围绕李清照的一切误解——无论是恶意的中伤,还是不切实际的企慕——都源于她无法归类的独特性:李清照在她所身处的时代中本就是个例外。尽管现存宋代文献显示当时士人家庭的女性文化教育已相当普及,但也仅以此提升修养而非提倡女子习文,才气堪与男子比肩、以文名世的“才女”更是寥寥无几。艾朗诺一书的首章即揭示了李清照身为知名“才女”在宋代的孤立处境:除了逢场作戏、多由男子代言的歌妓文人,闺阁女子的私密写作往往因事后焚弃而隐而不传,勉强与李清照相媲美、有作品传世的女性作家只有曾布之妻魏夫人(她和李清照是朱熹唯一认可的同代能文妇人),而活在传说中的朱淑真更是近乎子虚乌有的“迷之存在”——现代学术研究表明其《断肠集》基本可视为男性对女性情感体验一厢情愿式文学想象的产物。这一切都反衬出李清照不合时宜的耀眼,她的时代尚未准备好接纳这位过于反常的能文女子。 与后人围绕“才女”之名所附加的光环不同,李清照在当时想必是顶着相当的压力进行创作的:同代人的评论总是将李清照的“才女”之名与晚年丧夫后改嫁、旋即离异之事做不怀好意的牵连,从而佐证“女子无才德可称”、“才藻非女子事也”——“才女”的名声转而成为李清照必须承受的重负。 有趣的是,这位“才女”的生前身后名发生了戏剧性“反转”:与宋代文献中的负面评论形成对比,在明清时期“才子佳人”与“才女文化”的观念催化剂作用下,李清照被塑造成德才兼备的理想化“才女”典范——当然,她依然是作为赵明诚的贤妻登场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