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化万象 >

唐人七绝六大家


    唐代诗人不乏并称,如初唐四杰啦、王孟李杜啦、大历十才子啦,还没听说过有七绝六大家。这还真是我个人提出来的。不过并不是我的杜撰,发明权也不在我,而是历代文人经过反复争论和评议推举出来的,火药味还很浓,我只不过据此归纳命名了一下而已。最终的结果是:李白、王昌龄、李益、刘禹锡、杜牧、李商隐。
    这份名单纯就七绝一体的创作成就而言的,盛唐、中唐、晚唐各得其二,不少大家如杜甫、王维、陈子昂、孟浩然、韩愈、白居易等都未能跻身其中。这也难怪,沈德潜早就说过:“唐人诗无论大家名家,不能诸体兼善,如少陵绝句,少唱叹之音。”所以杜甫的律诗成就虽高,但绝句绝不是李白的对手,自然落下。陈子昂、孟浩然均长于五言,弱于七言,又当别论。王维五绝可与李白并峙千古,七绝直逼李白、王昌龄而欲成三家鼎立之势。只可惜后人经过反复筛选,在盛唐诗人中终取李白与王昌龄,致使王维屈居第三。所以,唐代七绝六大家也有一个形成过程。若有第七,则非王维莫属。
    当然,在这六大家的形成过程中,最先被标举的二位无疑当属李白与王昌龄。他们二人的七绝格调响亮,声韵悠扬,才情横溢,均有一唱三叹之妙,成为有唐三百年的典范,也成为历代衡量七绝高下的标准。
    到了中唐,七绝数量渐多,钱起、刘长卿、大历十才子、张籍、王建、柳宗元、元稹、白居易都擅此体,但最终只有二人脱颖而出,这就是李益与刘禹锡。明胡震亨《唐音癸签》毫不含糊:“七言绝,开元以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清沈德潜也说:“七言绝句,中唐以李庶子、刘宾客为最,音节神韵,可追逐龙标、供奉。”王夫之甚至认为刘禹锡“诚小诗之圣证矣”。这些权威人士的话,基本上奠定了李益与刘禹锡在唐代的七绝地位。
    晚唐也涌现了一批七绝高手,韦庄、温庭筠、赵嘏、郑谷、陈陶等均在其列。而以杜牧、李商隐二家的成就最高。其中杜牧的七绝地位相对稳定,他的《清明》、《赤壁》诸绝,早在宋、明时便为人所赞赏,人无异词。李商隐的光辉原都照在七律和《无题》上,其七绝成就直到清初才逐渐被发现,引起重视,叶燮说:“李商隐七绝,寄托深而措词婉,可空百代,无其匹也。”叶燮是沈德潜的老师,他的话可不是闹着玩的。于是田雯在论七绝时说:“义山佳处,不可思议,实为唐人之冠。”就连诗重盛唐的王士祯也不得不承认:七绝盛唐“李白、王昌龄尤为擅场……中唐之李益、刘禹锡,晚唐之杜牧、李商隐四家,亦不减盛唐作者云。”王是清初诗坛盟主,他这么说了,唐人七绝六大家基本论定。我的七绝六大家的命名也就有了底气。其实这也是我内心的想法,只不过与古人不谋而合罢了。
    不过,能够进入历代评选、我所归纳的这七绝六大家,的确个个身经百战,有过无数次的淘汰赛。因为七绝是唐代最为流行的一种诗体。清人李重华说:“盖唐时入乐,专用七言绝句。”故开元以后,宫掖所传,梨园弟子所歌,旗亭酒肆所唱,边关将士所进,几乎都是当时名士所写绝句,《渭城曲》《金缕衣》等更是影响广泛的流行歌曲。从而也吸引了许多名家来写七绝,以致唐代七绝数量激增,佳作连连,高手如林。要在此中夺得一席之地,谈何容易!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