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秦书》:立足文化批判的乡村社会变迁史(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5:11:02 中国作家网 李 震 参加讨论
第二,周立功的形象未臻于成熟。首先,周立功作为现代文明的代表显得过于单薄和脆弱。及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现代文明已经发展到了爆发五四运动和社会革命的程度,绝非一种单薄脆弱的势力。其次,周立功作为现代人,虽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理性精神,但缺乏足够的人道主义精神,因为中国的现代意识中人道主义精神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涵。而周立功除了大年初一到山上的土窑洞去看望引娃这一出戏外,更多地表现得冷漠、残酷,缺乏热情。特别是对引娃的爱的态度,完全不像一个现代人所为。再次,对周立功结局的处置简单草率,缺乏象征意味。作者似乎只意识到了周立功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弱点,而没有意识到周立功也是小说中现代文明的代表者,其最后的结局应该寄托着作者对现代文明在中国发展的必然走向的思考,而不是让其草草赴死。在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上,启蒙与革命是两条并行的道路。启蒙的力量并不脆弱,而且还远没有终止。 第三,作者的文化立场应该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小说中,作者虽然对周家寨延续的传统礼教给予了批判,但也可以看出作者从情感角度对这种文明难以割舍的热爱和认同,而对西方基督教文明的一些叙述却表现出与小说人物周克文立场的混同,或者说作者的主体立场与其叙述对象的文化立场没有充分剥离。这在很大程度上对理性批判构成了干扰和弱化。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隐身人(小说)
- 下一篇:《陆犯焉识》(长篇小说节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