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三部曲”:关于失落与寻找的“70后”挽歌(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3:11:06 中国作家网 赵 牧 参加讨论
就在何冬与苏沫纠缠之际,小说的另一条线索再次交给王重,这次他飞往泰国,赶赴一次相亲之旅,遭遇了忧郁美人叶斯斯。与苏沫的无奈撒泼不同,叶斯斯一遍遍地回望旧日时光。对苏沫来说,何冬身边的小萝莉是现实版的敌人,但对叶斯斯而言,王重却是一个值得期待的观众,她的表现神秘而超凡脱俗。但无论小萝莉还是王重,都似乎无法窥见两个看似迥异的熟女的内心,所以,正如小萝莉的主动退出一样,王重也必然无功而返,而这两个女人在文本中的交替出现,恰恰构成不同女性的两极,在陈鹏精致流畅的叙事语境下,她们自身的尴尬亦为“70后”硬汉们增添了某种柔软,然而,她们的失败也让男人们的失败更加深刻。 这种惨烈在《明年秋天》中更显黑暗——如果说《去年冬天》尚有“50后”父母带来的些许温暖,《今年夏天》尚有叶斯斯异域守望的果决,那么,《明年秋天》则连这些温暖和希望都不要了,发生于欧洲和丽江的情感历险都以神秘的面目出现、黑暗的死亡了结。陈鹏似乎想在“季节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中彻底撕毁希望的假面,人生或许本来就是一场没有希望的漫漫旅行,无论是风光旖旎的泰国、德国,还是充满了殉情故事的丽江。当我们一再遍体鳞伤,一再困顿不已,除了死亡,别无他法。 “季节三部曲”好看好读,陈鹏的确善于制造混搭和悬疑。所谓混搭,是将小说中看似并无多少关联的人物及故事,抛却时空、语境、因果、人称、氛围等等方面的差异,错落有致地搭配在一起,它们相互激发,各自衍生出新的意味。这一技巧,在现代小说中早已被广泛运用,但在陈鹏的“季节三部曲”中,它却给原本生活化、平面化、碎片化的故事增加了不少心理张力。尤其一以贯之的复线结构更赋予了这批小说强烈的个人风格。陈鹏的小说远远不会满足于简单的呈现,而是要为读者带去繁复、芜杂、多元、异质的内心感受,两条或两条以上叙事线索自如的交替转换让其叙事具有某种炫目的效果,《去年冬天》里父母与儿子的交织,《今年夏天》中王重、李果故事的并置,《明年秋天》中赵小南、沈鹿的“暗合”等,都使文本收获了奇异的反讽和言外之意,注入了更为丰富的叙事内涵。 此外,陈鹏还善于运用悬疑,任何一次的危机发生到解决危机,陈鹏都源源不断制造着矛盾与误解,如《明年秋天》中沈鹿、赵小南身份的巧妙置换,小小的touch暗含机关……小说文本一次次被陈鹏精心揉捏、拉扯变形,但故事套故事的层层叙事背后的深意他却从不说破,“你们看得明白就看,看不明白就当故事看。”陈鹏曾经自负地表达过他对自己小说的观点。毫无疑问,比起大多数看头知尾的小说,陈鹏对于小说复线及悬疑的考量令其小说具备了鲜明的先锋特质,它直面当下小说的叙事策略,“每一次构思和书写都殚精竭虑”,试图让读者看到,小说,至少应当从叙事的层面就吸引读者。 但如果我们都认为陈鹏的“季节三部曲”仅止于悬疑甚或炫技那就错了,三部曲对“70后”情感世界的探究,其深处无疑在追究这一代人存在之艰难、个体之尴尬。但即便如此,受海明威硬汉哲学与卡佛失败理论影响较深的陈鹏,始终试图展示这一代人对于希望的孜孜不倦。所谓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即便最终不得不付出死亡、殉情的惨烈代价,可比起大多数人来说,这种依然高举理想主义旗帜的坚守,不也挺“带劲”的吗?基于此,我更愿意将“季节三部曲”视为陈鹏精心炮制的关乎失落与寻找的“70后”挽歌,它的出现,毋宁视作“70后”小说家直面自我困境的声声哀鸣。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新小说:《荒原问道》
- 下一篇:南方有令秧(长篇小说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