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以古典诗词滋养生命之树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06:11:19 文艺报 欣闻 参加讨论
本报讯 不久前,《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在央视播出,在社会上掀起一股不小的古典诗词热。现在,这一场诗词嘉年华暂告一段落了,但人们对传统诗词文化的关注仍不断延续,由此引发的诸多话题也得到了人们的持续讨论。比如,古典诗词如何普及化、大众化?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怎样更易于被人们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之美在今天该以何种形式生根发芽? 传统诗词在当下依然有活力 诗词大会的热播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古典诗词之美在当下依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诗词的意义在于可以传达出一种生命力,让人拥有高贵、美好的心灵。学者叶嘉莹曾说:“在我看来,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用处,也就在其可以唤起人们一种善于感发、富于联想、更富于高瞻远瞩之精神的不死的心灵。”她之所以喜爱和研读古典诗词,不仅是出于追求学问知识的用心,更是出于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对生命的感发。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中华诗脉从未中断。诗词遗产的继承是传统文化继承中极为重要的方面。中华诗词学会会长郑欣淼认为,鼓励孩子从小学古诗词,是因为诗词能涵养一个人的精神。不可能让人人都写诗,但可以要求每个人都接受诗的教育,从诗中汲取营养。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考察的诗词作品从《诗经》开始,包括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元明清诗词,一直延续到当代名人诗词,时间跨度数千年。为了能让更多观众有“参与感”、能进入节目的情境之中,节目组在诗词选择和题目设置上颇费苦心。据主创团队介绍,他们选择的作品大部分是大家熟悉的,但又尽量把熟悉的诗词转化成新颖的、耐人寻味的考题。这让许多观众在看到这些“熟悉的陌生题”时,一下子产生共鸣。 在媒介专家靳智伟看来,《中国诗词大会》紧紧抓住了中国受众的诗词文化情结,通过电视传播手段,让电视受众以“会诗”的形式与选手对话,与前人对话,与历史对话,与生活对话,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操。 (责任编辑:admin) |